竹编文章

时间:2022-07-12 10:23: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对竹施艺的国家,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有千年的岁月是铭刻在竹简上,编织在竹篮里,中国的竹编与竹雕艺术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美的执着追求和创造,也记述了中华民族利用竹子、开发竹子的高度智慧。中国竹编与竹雕艺术是一项体现中华民族特色的、积淀深厚的文化遗产。

竹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初期。

据考古资料证明,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后,便从事简单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所获的米栗和猎物,比起过去已稍有剩余。为了不时之需,人们就把食物及饮水等保存下来,为储存这些食物和饮水,便就地取材,使用各种石刀、石斧等工具砍下植物的枝条,编成篮、筐等器皿。在编织实践中,由于竹子干脆利落,开裂性强,富有弹性和韧性,而且能编易织,坚固耐用,因此,竹子便成了当时器皿编织的主要材料。

我国竹藤编织始于原始社会。殷商时期,竹藤的编织纹样开始丰富起来,在陶器的纹印上出现了方格纹、米字纹、回纹、波浪纹等纹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竹的利用率得到扩大,竹子的编织逐步向工艺方向发展,竹编图案的装饰气味越来越浓,编织也日渐精细。

战国时期的楚国,地域广阔,经济发达。以浪漫主义为特征的楚文化造就了楚国织造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先后在湖南长沙、湘乡、常德;湖北江陵、当阳、松滋、随州、鄂城、大治以及河南信阳出土了大量的竹编用具。从这些编织精美的竹编用具来看,战国时期楚国的竹编编织技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短柄竹编扇】(湖北江陵马山砖厂1号楚墓出土、战国) 当时楚国的冶铁手工业已相当发达,青铜工具已被锋利的铁工具所取代,这对于促进竹丝篾片的加工和竹编织物的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所能看到的楚国竹编织物,大部分是战国时期的。这些竹编织物品种繁多,用途广泛,主要有竹席、竹帘、竹箱、竹扇、竹篮、竹篓、竹筐等,出土数量达百件之多。在编织技法上也呈现千姿百态的景象,竹席主要用人字编织法,竹篓主要用六角眼编织法,竹箱主要用矩纹编织法(俗称锁壳编),竹篮主要用圆形盘旋编。

楚文化哺育出来的竹编编织方法对后世影响极大。用染色的竹篾来编织器皿开创了竹编染色的先河。独具一格的竹箱和竹扇,在当时是实用和欣赏兼备的生活用品,就在2000余年后的今天,仍然受到人们的赞赏,其编织方法,也仍为我们所沿用。

战国时期楚国地区的竹编技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后来,又相继流传到我国南方和东南沿海的产竹区。

唐宋时期,湖北蕲春的竹编艺人在当地的特产蕲竹上施艺,编成称为“蕲簟”的席子,这种席子做工精细,编织光洁,质软似锦,折叠如布,堪称一绝。

据《新唐书》记载,蕲簟是唐代向皇宫呈送的必不可少的贡品。在《广志绎》中,对蕲席有“蕲竹为器,抽削如丝,织巧甲于天下”的记载。以名贵的蕲席送人,是唐宋时的一种时尚。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贬官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时,买的蕲席一床,寄给他的莫逆好友——通州(今四川达县)司马元稹,还附去这样一首诗:

笛竹出蕲春,霜刀劈翠筠。织成双人簟,寄与独眠人。卷作筒中信,舒为席上珍。滑如铺薤叶,冷似卧冰鳞。清润宜乘露,鲜华不受尘。通州炎瘴地,此物最关身。

南宋时期的福建古城漳州,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到漳州任知府,对竹子的编织颇感兴趣,


把它列入“提倡中兴”的建城规划之中。据《漳州府志》记载,南宋漳州的竹篮编织工艺已相当精细,并出现了竹碗、竹床、竹筷等竹子工艺制品,这门手艺在漳州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使漳州成了竹编、竹制工艺兴旺发达之地。

明代初叶,江南一带从事竹编的艺人不断增加,他们游乡穿街,上门加工,使一些生活日常用品也披上极致的竹编服饰。竹席、竹篮、竹箱及竹编的轿蓬等,都是编织相当讲究的竹编工艺品,其中尤以竹席最为著名。湖南益阳素有“竹器城”之称,据《益阳县志》特产篇记载,益阳的水竹凉席始创于元末明初,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柔软精致,全国珍用,较任何篾席为佳”

明代中期以后,竹编的用途进一步扩大,不仅编织越来越精巧,而且还和漆器工艺相结合,创制了不少上档次的竹编器皿。如珍藏书画的画盒、存放首饰的小圆盒、安置食品的描大圆盒等。

【褐漆竹编圆盒】

明清时期,特别是乾隆时期以后,竹编工艺得到全面发展。江浙一带出现了编织精致的传统民间工艺竹篮,成为江南一道醒目的民俗风情,如走亲戚担的托篮、盛糖果用的盘罐、赴京赶考时考生用的考篮、富家妇女用的针线圆盒,其他还有香篮、食篮、花篮。。都是编织相当讲究的工艺品。这些工艺竹编品的形态多种多样,所用篾丝也日趋精细,最细的每厘米内可排列40多根篾丝。编织技法也千姿百态,还能编出各种花样和字画。

【竹编经贩图..孙兰荪】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南方各地的工艺竹编勃勃兴起。历经几千年的传统竹编技法和编织图案基本上得到完善,汇集起来已达150余种编织法。技艺高超的竹编艺人能运用这些编织法,得心应手的编织出各种编织物。当时主要流行的编织技法有:十字编、人字编、六角编、螺旋编、圆面编、绞丝编、穿篾编、穿丝编、弹花编、插筋编及各种硬板花图案。创制的品种有:篮、盘、箱、盒、屏风、灯笼、窗帘、罐、轿蓬、扇子等10余个大类。这些品种大多盛行于民间,有的是当时馈赠亲友的礼品,更多的则是姑娘出嫁的陪嫁品。

【传统民间工艺蓝(掣篮)

1937年后,在侵华日寇的铁蹄下,竹编工艺受到沉重打击,生产和销售遭到破坏,竹编生产处于停顿状态,大部分竹编艺人放下手中的篾刀改行从事它业,只有少数竹编艺人流落在破庙旧庵继续这门竹编手艺。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的竹编工艺逐渐复苏。20世纪50年代以后,竹编艺术开始名正言顺地回归到工艺美术行业,并毫无愧色的进入艺术的殿堂。技艺高超的竹编艺人大量涌现,们的社会地位也得到提高,有的还评上了“工艺美术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的技术职务,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称号。长期僵冷的竹编艺苑里泛出了暖人的新绿,古老的传统技艺焕发出灿烂的青春。


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海外客商需求量的增加,再加上竹编工艺和科学技术的结合,许多传统的工艺得到更新,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新品种、新花色日益丰富,竹编的地方特色更为多姿多彩。一根根普通的竹丝篾片发出了神奇的光彩,它为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国际地位、加强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为国家换取外汇,作出了有力的贡献。

进入了21世纪后,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始冲击传统的手工艺品,再加上大量廉价商品的进口及员工工资的增长,使竹编企业相继转制走向个体。显现竹编工艺实力的大型工艺竹编精品难以维持,竹编工艺渐渐失去竞争力而开始滑坡,其编织技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也有不少竹编艺术家们仍在孜孜不倦的追求新的艺术、新的精品在缓缓冒尖。社会上一些有识之士想法设法在积极扶持,“中国竹子博物馆”和“中国竹艺博物馆”相继建立,馆内陈列了大量的竹编艺术品,向人们展示中国竹编艺术品的风采。 竹雕

中华名族在竹子上进行雕刻远在纸、墨、砚发明之前,那时,先民们已经学会用原始的工具在竹子上刻划符号用来记事。这种原始的竹刻应早于甲骨文,因为甲骨文已经具备书法艺术的特征,而最早在竹子上刻划的符号与原始的岩石刻划有类似之处,与出土的甲骨文相比要古拙得多。

远古时期,我国的北方和中原地区不生长竹子,先民们记事一般刻写在兽骨上,后发展为甲骨文。我国南方盛产竹子,先民们就将符号刻在竹子上,这种符号后来就慢慢地形成古拙的文字,成片成片地刻划在竹片上,串缀起来便形成“书”,这就是“竹简”

【竹简】

据古代文献记载,竹刻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形成。汉代戴圣在《礼记。玉藻》上记述,西周君臣朝会时,手中所持的笏(又称手板)就有用竹片制成的。

随着竹简文化的发展,在竹器上篆刻图纹和文字的竹刻工艺也应运而生,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便出土了一件在柄上刻有走龙图纹的竹勺,刻纹细致,走龙样式和当时西汉时期的龙纹一致,这是至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竹刻艺术品。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汉漆竹勺】

秦汉以来,竹又被刻制成“符”和“节”。在竹筒或竹节上施以刀刻图案纹样,然后一分为二,便成了权力或信物的象征,一方交君王,一方交臣子,这便是“符”和“节”“符”是代表君主权威的凭信物,两半“符”合在一起,刻纹一致时,则可行驶君主的权力。“节”是君主授予出使国外大臣的凭信物。《汉史》中注释说:“节以毛为主,上下相得,取像竹节,因为名。

竹雕刻在宋代得到较大的发展,这是因为宋代的文化较为发达,涌现了一支庞大而又有文化素养的文人士大夫阶层,他们的艺术审美思想和要求带动了整个工艺领域的发展。被人们视为纯洁、正直象征的竹子雕刻工艺备受重视,发展更快,一批批既实用又有欣赏价值的竹刻工艺品应运而生。宋代的巧匠詹成,曾用透雕手法制作鸟笼,“四面皆花板,于竹片上刻成宫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鸟,纤悉具备,其细若缕,且玲珑活动”,足见其雕艺之精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b09a04da32d7375a41780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