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度》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时间:2022-04-16 06:10:0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加速度》说课稿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程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首先谈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5节,主要内容有加速度的概念及相关运算,是对前面所学速度,位移等知识的巩固与加深学习,也是对后续所学速度与时间关系、位移与时间关系、自由落体等知识的铺垫,是物理学中的基础,需要学生准确把握。 二、学情分析

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及时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发展变化,我所面对的学生是高一学生,他们的思维尚处在由经验型向抽象型转化的阶段,需要由我运用抽象与形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逐步引导学生对物理学建立起严谨、深刻的认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程中,要以知识与技能为中心,渗透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将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之中,因此,本节的课程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了解加速度的概念,能运用加速度公式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加速度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和问题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物理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领略科学的魅力,养成客观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及课程目标的确立,本节的重点有 重点:加速度

难点:通过v-t图像分析加速度 五、教学方法

为了顺利的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达成教学目标,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本节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等。通过这些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过程

下面主要谈谈我对本节教学过程的设计

首先是新课导入环节,本环节我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的导入方法,上课开始我会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普通汽车和火车都能达到100km/h,但是起步后汽车仅需要20s加速时间,而火车得用500s才能达到100km/h。在两者中谁的速度增加的比较快?他们的速度平均一秒各增加多少呢?学生运用数学知识不难解答上述问题,并能准确的得出结论:汽车的速度增加的快。这时,我顺势引出新课:前面我们已经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不是还应该有一个物理量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加速度 这样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然后是学习新课环节,学生自主阅读加速度部分,结合上例了解加速度的概念,并根据加速度的定义理解加速度的数学表达式和单位。在学生了解了加速度是矢量这一知识后,为了探讨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之间的联系,我会通过ppt向学生们展示一副图片,图片中,汽车原来的速度是v1,经过一段时间加速后速度变为v2,为表示加速度,以v1箭头为起点,v2 箭头为终点,作出一个新的箭头,他就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结合图片学生根据a=v/t这一公式,归纳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的关系,并由思考当汽车减速时的情况又是怎样的,以此来验证自己结论。

这样设计体现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通过演示,学生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变难为易,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加深学生对加速度的学习和应用,我带领学生进入巩固提高环节,学生先自主回顾初中数学中学过的一次函数,尤其是一次函数的图像知识。然后观察v-t图像,结合一次函数知识,学生不难发现一次函数中对斜率k的计算对应到v-t图像中,就是对加速度的计算。这样学生就能利用一次函数知识完美的解决v-t图像问题。

这样设计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在旧知识的回顾中学到了新知识,体现了温故知新的教学思想。

教学过程的最后是小结作业环节,本环节,学生同桌之间以互问互答的方式回顾本节内容,提问的问题可以是:加速度的定义是什么?加速度方向怎样判断?如何分析v-t图像等等。问答完毕后,学生课后独立完成思考与练习,并书面上交作业,作为下节课复习的载体。 学生通过问答和练习,了解了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强化了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在后续的学习中有的放矢。 七、板书设计


为了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便于理解,我做出如下板书设计,这样设计重点突出,一目了然。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b69395314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