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端、粽 念”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 七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开课激情,感知情趣 1,听音乐导入,你们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同学们,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那粽子如何包啊?需要我们提前准备 什么材料啊?(学生自由回答)下面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声形动情,感受乐趣 1,检查预习情况,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教师范读。学生可以轻声跟读。 3、学生分小组读。读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什么?小组之间互 相说说,教师抽查一个小组汇报。 三、品读悟情,感触神趣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每段写了什么? 2、指名读第二段,说一说包粽子前要准备什么材料?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子的?读一读第一句,想一想,这句话写了粽子的哪些特征?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事物分别是怎样的?让女生美美地读一读叠词的趣味,并读出喜爱之情。 这段话除了写粽子的样子还写了粽子的什么?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请男生读一读(相机板书:色 香 味) 3、 同学们,平时吃过什么馅的粽子啊?那外婆给“我们”煮的什么馅的粽子啊?导入第三段,齐读,理解“美滋滋”,练习说话。 4,同学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指名读第四段。 谁能给大家讲讲屈原的故事?(学生可以试讲,教师补充) 听了故事以后,你能说说屈原是个怎样的人吗? 屈原投江以后,老百姓又是怎么做的呢? 四、 拓展抒情,感受知趣 1,人们为了纪念屈原,除了吃棕子还干什么? 2,总结全文。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如:饮雄黄酒、游百病、悬钟馗像等。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给我们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我们要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板书设计: 10 端午粽 外婆 色 屈原 (亲情) 香 ( 爱国) 味 花样多 课后反思: 由于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连,所以在课前我就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端午节和屈原的材料,在课堂上交流、反馈,加深本文了解,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同时,在教学时我始终以读为主,让学生从带着问题读到读通、读顺,让学生充分朗读,静心品味,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让他们屈原的一腔爱国热情和人们对屈原的思念和尊敬。但是,由于实际情况不能现场让学生学习包粽子,成为了本课最大的遗憾。 陈红芬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c26fc9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