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的育人价值 作者:关胜荣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8年第9期 唐代著名散文家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论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教师不仅仅要教好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挖掘教材的深刻含义,利用好书本这个媒介,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育人目的。《游褒禅山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重要的文言杂记。该文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七月某日,是作者与他的两位朋友和两个胞弟同游褒禅山后所写。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它独具现实主义的时代特征。长期以来受到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它不仅文言知识相对比较集中,更重要的是文章有着非常深厚的育人价值。 我们都知道,追求卓越是现代中学生的共同理想,然而,很多人并不能做到“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遇到困难常常手足无措。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能够从观念和方法上给予陷入苦恼的中学生以重要的人生指导,对中学生的人格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坚强的意志品质、睿智的思辨精神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条件 课文写道:“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从这一段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认为要把人生理想变为现实,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即:志向、身体、和辅助、三者缺一不可。作者认为天下的雄奇景物,常在险远之处,常人很难到达,正因为如此,理想之于人来说才有真正的人生价值,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理想定位在人人可以实现的目标之下,那么这样的理想即使是实现了,其社会价值也是不大的。一个人有着高远的理想,才会有追求理想的动力,而要实现这一高远的理想,就必须要付出常人难以做到的努力,没有远大理想而畏于艰险的人,是不能够深入险境而窥视到非常之观的,那么怎样才能看到奇景异观呢?作者进而三个方面加以论说。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里强调了一个“志”字。只有胸怀大志,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二是有了理想,不随随便便地裹足不前,“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力”字。这个“力”,是指身体条件。如果身体条件不足,像“有怠而欲出者”那样,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三是有了理想和身体条件,也有顽强的意志品质,“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物”字。这里所说的“物”,是外在的辅助条件,也就是实现理想的社会环境。如果实现理想的外在环境不好,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总之,只有把理想、身体、和外在辅助条件有机结合,才能到达理想的境地,作者的深刻体会,对我们今天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具有重要的人生指导的意义。 二、细致的观察和深邃的思考是提升学习品味,是实现卓越的内在条件 文章从古人的行事说起,“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就古人来说,之所以在认识事物理解事物方面有着深刻的认识,其关键就在于,他们对事物有着细致的观察和深邃的思考,他们在探索事物奥秘方面没有不涉及的地方。作者在文中引出古人做事的基本态度,实际上就是要告诉今人,要我们以古为鉴。 三、严谨的生活态度、敢于怀疑的治学精神是实现理想的重要环节 《游褒禅山记》不仅从人生追求的三个基本条件展开了论述,还从严谨的生活态度方面阐释了自己的观点。“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由于仆碑而引起的联想。作者从山名的以讹传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d0ea3b71c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