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土资源“竹”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运用探究

时间:2022-08-07 18:17: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乡土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运用探究

随着近年来家长的教育意识提高,教育部对幼儿到学前年龄段的教育更加重视。各个幼儿园,在教学模式和教学任务上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改革,尤其是幼儿园区域活动,也成为很多幼儿教师在教研探讨中交流的众多话题之一。区域活动是发展幼儿能力的重要方法,幼儿园都是在室内活动居多,近年来教育部相关理论提出可以合理利用周边的乡土资源开展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活动,可见乡土资源在幼儿的教学中,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资源。本文作者以乡土资为例,详细分析了如何将乡土资源恰当的运用到幼儿的区域活动中。 一、灵活运用竹子材料,有效激发儿童的兴趣。

幼儿园在开展区域活动的时候,作为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选取材料。比如竹子可以制作成半成品由教师完成比较复杂的部分,幼儿完成较简单的部分,达到师幼之间互动,幼儿与材料之间的互动,这样既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也提高了幼儿的动手参与能力。另外教师在制作这种半成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结合教学目标,使材料充分发挥其价值。

二、运用竹子材料,开展区域活动。 1、相同的竹子材料在不同区域活动中的运用

竹子是满山遍野,随处可见的,在区域活动前,教师事先对每一种材料要有不同的思路,教师可以自己组织小组就如何灵活运用竹子开展区域活动进行讨论,怎样合理利用竹子的不同部位不同的特性,巧妙的投放到班级的各个区域中。保证在材料使用中,尽可能发散幼儿思维,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

例如,美工区:制作竹筒宠物,装饰漂亮的项链,用竹片拼画出各种美丽的图案;益智区:竹席叠放、竹席寻宝等;综合区:制作出一个个漂亮而立体的小工艺品,如沙发、餐具等;在语言区,我们通过关于竹子的图片,让幼儿说说竹的样子,说说竹笋、竹叶、竹根、竹筒、竹竿的不同用途,加深幼儿对竹子的了解。还可以说说长寿竹湘妃竹孟宗竹等竹子的故事等等,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音乐区:竹编钟、双响筒、串铃等用竹制品制成的打击乐器 数学 :毛毛虫、比高矮、比多少、比长短、比粗细等一系列让幼儿在计算区域使用的玩具,等等。让幼儿在这种低成本、多功能的材料中获得多种玩法,给幼儿创造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促使他们不同能力的发展。 2、相同的竹子材料在不同年龄层次幼儿中的运用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年龄特点。因此幼儿园将幼儿分成小中大三个年龄班,小班幼儿动手能力较为薄弱,而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也较好。在开展区域活动时,教师针对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设计不同的区域操作内容,最大程度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性。 比如选取竹子材料对小班、大班幼儿分别进行活动时,教师选择大小形态不一的竹叶这一竹资源,先涂上红、黄、蓝、绿等颜色,再进行加工改造,最后制作成生动形象的森林各年龄段幼儿的计算区域使用。小班幼儿可以按照森林身上的颜色进行同种颜色的辨识;大班幼儿可以按树叶的颜色进行查数,比较大小等的游戏。又如,利用竹资筒的大小、粗细、高矮的不同,转化成一项可利用的教育资源,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使用。小班幼儿可以用来玩数学游戏中的找相同,又如,找大小、配对;中班幼儿可以用来比高矮、粗细,并进行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列,也可以从粗到细(或从细到粗)的顺序排列;大班幼儿可以用作打击乐中双响筒的道具,并跟着音乐旋律有节奏地拍打。由此可见,同一种材料在不同年龄段都能很好的发挥作用,正所谓物尽其用。 3、材料的综合性运用。


竹制品有不同的类型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方式自由的操作、改变、组合,各种材料在孩子的尝试、探索操作中相互组合进发出更多智慧的火花。如竹简和毛线组合可做出美丽的吊饰;竹丝与竹圈制作风铃;竹筒竹片、竹节组合成房屋等...教师在对材料进行综合性应用的时候,切忌将自己的想法强制灌输在幼儿的学习中。而是需要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教师只需要提供给幼儿足够的材料足够的时间,剩下的就交给幼儿自己独立完成,让幼儿在亲自动手操作探索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形成自己的想象特色从而体会到运用乡土材料游戏、学习的兴趣。

使用各种竹制品能增强孩子操作的能力,教师注意在让幼儿使用每一种新的材料时都要做到用前要让幼儿先熟悉材料,然后注意打磨材料确保安全。如在使用竹片之前应该认识竹片,了解竹片的性质特点,这样可以让幼儿提前对竹片进行了解,然后很好的将注意力放在操作的过程中。其次材料的操作过程要注意次数,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适时增减保证幼儿的兴趣。

三、利用竹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户外活动

在户外区,利用竹子器械锻炼幼儿手部和腿部肌肉力量。提高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能促使幼儿身体健康发展。运用竹子器械练习幼儿的躲闪能力和追逐能力。敢于挑战自我,勇于尝试不同的竹子器械玩法。从竹棍这个活动中,我们就可以拓展出四种不同的玩法,通过尝试竹棍的多种玩法,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幼儿肢体协调能力,培养幼儿合作游戏的兴趣。四种不同的玩法如下:玩法一:幼儿排成一队,慢慢的从竹棍上走过去,教师在两旁做好防护。玩法二:幼儿将竹棍平放到地上,滚动往终点走,幼儿将先到幼儿获胜。玩法三:教师两个一组,手拿竹棍,通过音乐的节拍上下挥动竹棍,幼儿根据频率,在竹棍上进行跳跃。玩法四:幼儿手拿竹棍,身体转动将竹棍在地上画圆。

通过四种玩法,幼儿练习用走,跳,画,保持身体平衡,从而让幼儿愿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应为幼儿提供自由的空间和时间,教师在让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一定要科学选用材料,实地考察具体地点,便于丰富幼儿的活动内容,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也能满足不同幼儿的成长需求。 四、利用竹资源,开展富有乡土特色的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有助于增加父母和幼儿之间的感情,使幼儿获得足够的关注度,幼儿在亲子活动中能有良好的心理氛围,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另外在农村幼儿课程中,家长本身在幼儿的教育中意识不足够,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善于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家长更加重视对幼儿的驾驭。比如,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竹竿,利用庆元旦的家长开放日,组织家长到幼儿园玩抬花轿这一活动,并配上《老鼠嫁女》中的音乐片段,让家长和幼儿在浓浓的乡土气息中,一边哼唱着动听的通话旋律,一边做抬花轿的动作,另外教师还可以随机选取几名幼儿扮演老鼠爸爸、老鼠妈妈、大花猫等其他角色,这样可以让幼儿在无形中感受到家乡的魅力;在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里,组织家长先用家中的竹筒制作成龙头,再用竹条编织成龙舟,最后安插上船桨,供家长和幼儿在节日里参与划龙舟的民间传统活动。在此过程中,幼儿和家长一起感受春节的文化氛围,深刻理解浓浓的乡土气息,进而增加幼儿的动手制作能力。

总而言之,竹资源是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可以被很好的利用的一大乡土资源。教师在使用该资源时,一定要注意充分挖掘,合理使用,注意安全,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要用幼儿能够感受到的爱来开展区域活动,用心发现适合幼儿的资源,精心制作幼儿喜欢的课堂,才能真正促进幼儿健康的成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d5b4be533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