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联考试卷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福建省宁德市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陶渊明由冲突达到调和,并不由于饮酒。弥补这世间缺陷的有他极丰富的精神生活尤其是他的深广的同情、【甲】我们一般人的通病是围在一个狭小的世界里活着、狭小到在时间上只有现在,在空间上只有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联的人与物:如果现在这些人与物对付得不顺意,我们就活活地被他们扼住颈项,动弹不得,除掉怨天尤人以外,别无解脱的路径;渊明像一切其他大诗人一样,有任何力量不能剥夺的自由,在这“樊笼”以外,发现一个“天高任鸟飞”的宇宙【乙】他打破了现在的界限而游心于千載。发现许多可“尚友”的古人《咏贫士》诗中有两句话透漏此中消息:“何以慰吾,赖古此多贤。”这就是说,他的清风亮节在当时虽无同调,过去有同调的人们正好不少,使他自慰“吾道不孤”。 他把自己的胸襟气韵灌注于外物,使外物的生命更活跃,情趣更丰富;同时也吸收外物的生命与情趣来扩大自己的胸襟气韵。这种物我的回响交流,有如佛家所说的“千灯相照互映增辉。【丙】所以无论是微云孤岛,时雨景风,或是南阜斜川,新苗秋菊,都到手成文,触目成趣。 (1) 文段中的下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尤其 B . 怨天尤人 C . 界限 D . 灌注 (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 B . 乙 C . 丙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第 1 页 共 20 页 2. (6分) (2019·日照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骨文作为直接出自殷商先民之手的文字记录,是真实可靠的殷商王室及贵族文献。由于甲骨文的发现,殷墟作为晚商王庭遗迹的性质得以确认。甲骨文对于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和中国文明史的研究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今年是甲骨文发现两甲子,重温甲骨文的厚重文化价值、总结甲骨文整理研究经验更显重要。 传统认为,甲骨文整理的理想形式是将刻辞甲骨的照片、拓本和摹本三者配合并同时公布,使研究者相互比照,取长补短。众所周知,考古资料整理的基本原则是真实完整地再现原始材料,甲骨文的整理宗旨当然也是如此。然而从照片、拓本与摹本三种方式所体现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考虑,照片可以原景重现甲骨的面貌,拓本也可以直观反映文字的风格特色,因此对于真实地再现史料,这两种方法都不可或缺。而摹本却不可避免地会加入整理者或摹写者的主观理解及是非判断,相对于照片和拓本,价值最低,对于再现文字史料,其真实性是最不足以信赖的。 摹本旧称“搨本”,是照相术出现之前古人普遍采用的一种影写复制文字的原始形式,其做法是将纸覆于书画真迹上而描摹之。至北宋金石学初兴,时人以此法摹写铜器碑版文字,或为弥补拓本的不足,更推广为临写移录,作为不能施拓时采录文字资料的权宜手段。高精度照相术的应用,能将需要细审的文字放大到足以辨识的清晰程度,这种情况下摹本的价值自然大为降低。同时对于数量较大的甲骨文整理而言,摹本的制作费时费力,耗银耗材,如果其真实性不尽如人意,不免事倍功半。 诚然,摹本价值降低并不意味着在甲骨整理著录中完全放弃摹本。对于某些文字内容复杂,照片与拓本都不足以表现刻辞内容的卜辞而言,摹本的制作仍是必要的。因此,今天甲骨文整理工作不应盲目且不加分别地墨守照片、拓本、摹本三法一体的传统著录模式,而应以充分发挥照相技术的优势为宗旨,对每版卜辞资料作具体的分析,选取适合并足以客观呈现甲骨文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的著录形式。这种做法不仅实事求是,客观合理,而且可以避免人力财力的过度浪费。 甲骨文的整理并不只是为整理而整理,而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自1899年甲骨文发现以来,整理与研究就一直成为一事之两面,并行发展。刘鹗著《铁云藏龟》,孙诒让即作《契文举例》;罗振玉辑《殷墟书契》,又著《殷商贞卜文字考》与《殷墟书契考释》。因此,通过适宜合理的整理工作将甲骨文资料真实客观地展现出来,为学者的研究提供完整可信且方便利用的原始材料,即是对甲骨文整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摘编自冯时《甲骨文整理工作之反思》)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照片和拓本都可以真实地再现甲骨文,摹本则不能完整地真实地再现文字史料。 B . 北宋金石学初兴时期,时人将纸覆于铜器碑版文字之上,来摹写采录文字资料。 第 2 页 共 20 页 C . 甲骨文整理的传统著录模式为三法一体,现在整理应充分发挥照相技术的优势。 D . 甲骨文整理要采用适宜合理的著录方式,真实客观、完整可信地展现原始资料。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主体围绕甲骨文的三种整理方式展开论述,由此提出甲骨文整理工作的宗旨。 B . 文章分析了摹本价值相对较低,又指出不能完全放弃摹本,论证具有辩证性。 C . 文章通过将照片跟摹本作对比,突出论证了在甲骨文整理工作中要以照片为主。 D . 文章列举甲骨文整理与研究的著作,论证了整理是为了更好地研究甲骨文的观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只要充分发挥拓本和照片在甲骨文整理中的作用,就足以再现甲骨卜辞的内容。 B . 如果能避免摹写者的主观理解和是非判断,那么摹本就具有和照片同等的价值。 C . 照片和拓本能真实地再现史料,这两种方法在甲骨文整理工作中可以互相取代。 D . 应用高精度照相术能够放大需要细审的文字,这有助于学者整理和研究甲骨文。 3. (9分) (2020高二下·黑龙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社会转型时期,旧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就难免存在道德紊乱的现象。这种议论似乎是在说,今天一些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的出现是因为道德标准过时了。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自古洎今,道德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没有发生变化,在社会实际中客观存在着一条“道德黄金律”。“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戒律”,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准则。谈到做人的道德,涉及到一个人的修养和待人的态度和方式,在这一点上,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一个大致相近的基本标准,就是要求人们“待人如己”。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这样的基本标准,它的意思与“待人如己”是一样的,说它是“道德黄金律”最早的充满伦理智慧的体现,也并不过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是不要对别人施与你不喜欢的别人以此待你的行为。你只要不把你所厌恶的东西让别人来承受,就达到了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许多人并没有达到,因为这些人心中没有“他人”的位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私自利。“自利”一词在单独使用时并不是贬义,它只是表示一种行为特点。人人都具有自利的倾向,而且要有自利的能力,才可以生活。但“自私自利”表示的是“自私”,而“自私”则是品德上 第 3 页 共 20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da9ca0049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