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诗中的哲理

时间:2022-07-22 21:08:2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朱熹诗中的哲理

-----言之有物,更意在言外 唐诗重意,宋诗尚理。

在唐人以风华绝代的丰姿情韵,屹立成一座后世远远仰望的高峰之后,宋人另辟蹊径,将绕山的涓涓溪流转作激扬瀑布,划出天际一道绚烂的彩虹,继而汇聚成浩荡大川奔腾东去,这一脉主流,便是宋人以才为诗,以议为诗,以文为诗,使天地万物背后的哲理寓于景中,道于诗里,由此形成了风格鲜明的哲理诗,而朱熹作为理学集大成者,其诗作则为其典型代表。

朱熹为官时间并不长,平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著书讲学,对惜时劝学极为看重。他有一首劝学诗甚是有名: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前两句将定论说出,给人些许沉重感与紧迫感,后两句勾勒出一个生动的场景,或许春草之梦未醒,秋叶已入西风,这两个意象初看很是轻柔舒缓,但春草(人的少年)与秋声(人的老年)相比,更显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是多么重要,从而予以人们深刻启迪。

身为大儒,朱熹善于通过诗来阐述学习的方法。在春日的一天,雨过风和,草木清新可人,朱熹一手持书,一边观看乡村景色,写下《观书有感二首》,其一云:“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自有一番素雅洁净之美,状的是眼前物,诉的却是心底悟,流水则清,死水则浊,思想不也是如此么?时时汲取新知识,才能不断提升。其二云: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此诗论“船”与“水”的辩证关系,没有学习的积淀,就难有灵感的迸发,岂能做到对文章的驾驭自如呢?水到渠成的背后,是勤读多思的积累。这两首诗将无形的哲理隐藏于有形的比喻之中,富有理趣,读来回味无穷。

朱熹深知天外有天,学无止境的道理,他将个人探究真理的经历与乐趣,以诗的形式与人含蓄分享:

行尽吴山过越山,白云犹是几重关。 若寻汗漫相期处,更在孤鸿灭没间。

这是朱熹二十二岁刚入仕时所作的《吴山高》,表面看似在说游山行旅无穷无尽,难窥真容,实则说自己博观约取,转益多师,更是勉励自己要戒骄戒躁,锲而不舍,直至参透世间奥妙。朱熹虽然执着,但亦有超脱的一面。多年后,他又作《偶题三首》,其三云: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此诗以一个“源”字反复推进,最终感慨道,或许目的地永远无法抵达,但路途的风景切莫视而不见,学习钻研的过程也有意义,谁能说沿路看见的潺潺幽泉,不是一种收获呢?

圣人之道究竟如何?朱熹亦用美好的诗来将心中感悟加以描绘。流传最深远的是《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之所以说此诗是哲理诗,而非游春诗,是因为泗水乃孔子讲学之地,当时为金所占,朱熹未曾前往过。但朱熹从孔孟之书中,寻觅到了美不胜收的风物,可以以一“新”字形容其不尽欣喜。这“万


紫千红”丰富多彩,都是春风吹拂所致啊,而这圣人之道便是春风,催发生机、点染人间。所以,一旦领会掌握此等大道,则豁然开朗,新意无穷。

信手写来,却举重若轻。言之有物,更意在言外。这些由日常生活中挖掘出的深层哲思,似有所指,又不点破,如同天上闪烁的星辰,当人们久久注视时,它便会以无声的诉说,点亮每一双凝眸。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df1e87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