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重要性

时间:2023-02-19 02:20: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重要性

辅导员是学校德育工作者、学生管理者与服务者、学生与社会衔接的推动者和学生工作研究者等集一体的综合性管理人员,其政治素养、专业化程度素质和团队合作意识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新形势下,剖析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矛盾,依托辅导员工作室为发展载体,整合全校辅导员团队力量,搭建起信息资源的交流、互动、共享、研究平台,力求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与改革提供借鉴。



标签:高校辅导员;辅导员工作室;学习共同体

高校辅导员肩负着思想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责使命,承担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基础性和日常性管理工作。同时,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问题和辅导员项目共同体团队学习意识,已经成为影响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的根本性问题。近年来,随着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推进,以及辅导员项目共同体的建设,各地高校陆续成立辅导员工作室,权责清晰、整合资源,提炼特色,积极有效的探索工作机制,创新性地开展辅导员工作,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全面提升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水平;辅导员工作室成为展示辅导员风采的窗口、创新育人理念方法的平台和孵化辅导员名师的摇篮;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效方法。但目前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辅导员工作室权责模糊不清、职业发展前景不明、评估考核机制不到位等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建设与改革。



1.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矛盾

1.1权责模糊不清,能者多劳

政府部门为了防止互相推诿,明确并制定了每个部门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对于高校辅导员而言,一直被高校同行冠名为多面手万金油等形象代名词,其实,这植根于辅导员的工作权责不清、工作界限不明。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工作常常是一把抓,那里需要哪里搬,导致了辅导员在工作中权责模糊不清,直接或者间接增加了辅导员工作负担,影响高校辅导员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发展进程。



1.2职业化程度低,参差不齐

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高校学生工作的根本性问题。高校辅导员专业参差不齐,并有部分辅导员很少有空余时间去钻研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各种学科的学习,进而导致辅导员在管理学生方式、研究能力等表现出学术理论支撑不足、职业规范不全、专业能力不强等影响因素。大部分辅导员停留在以自己經验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并且辅导员带的人数较多,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研究辅导员工作的发展规律,更没有时间与其他辅导员进行交流和学习,表现出辅导员工作只顾表面,未深入内涵建设。所以,职业化程度低,也间接影




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发展进程。



1.3辅导员团队研究能力弱,动力不强

团队是指少数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密切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团队研究是指,个体所组成德尔正式群体对某一项目的研究能力。辅导员团队研究能力,动力不强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由于辅导员工作琐碎,带班级多,个别辅导员还跨年级带班,并且辅导员都是按系别坐班,缺少互相交流的平台;第二、缺少团队建设考核机制,学校管理部门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项目团队激励考核机制,不能很好的使每位辅导员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影响了辅导员学习共同体建设,进而影响了团队合作研究能力,也间接导致了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的发展进程。



2.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的必要性

辅导员工作室为化解权责模糊不清;提高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发展进程;提升辅导员团队研究能力提供了有力的平台。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不仅要搭建良好的交流、互助平台,还需要完善项目共同体的资源配置以及行之有效的奖惩管理制度。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需要上级主管部门统筹兼顾,根据辅导员在党建工作以及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常见、突出问题进行分模块规划研究,如:学生党建工作研究、学生双创教育研究、学生职业规划研究、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研究、学生寝室管理研究等,以实现功能协调和资源共享,凝练工作特色,打造学校辅导员团队品牌力量。



2.1建立带头人机制

带头人是一面旗帜、一支标杆。辅导员工作室作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和学习共同体的有效载体,那么,学习共同体带头人要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带头人必须具备知识结构、职业能力、从业年限和相应的研究能力;必须要有团队合作、团队引领意识;必须以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且在申建某项目建设阶段,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提高带头人的团队引领意识和能力。



2.2完善资源配置机制

优质的资源配置是辅导员工作室的发展的基础,上级主管部门需为工作室提供各个方面的支持与倾斜,特别在加大经费投入、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会议、选派优秀辅导员利用假期进修、全面建设共同体学习场所和网络资源配备等,激励工作室学习共同体成员努力投身自身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进程中。



2.3完善专家督导评价机制

监督评价机制是辅导员工作室运转的保障。辅导员工作室运行应建立科学




实时督导评价制度。上级主管部门应根据辅导员工作室项目运转发展进程,邀请专家评审团对项目运转进行实时监督和评价,并对后续研究方向指明方向。同时,上级主管部门也必须根据考核内容对学习共同体进行绩效考核,作为年终辅导员考核的一部分,间接提高了辅导员工作室的凝聚力、团队协作力和辅导员个人的积极性。



2.4健全辅导员工作运转的考核机制

考核机制是辅导员工作室运转的动力。辅导员工作室要突出辅导员岗位的特色,明确责任定位,也要突出辅导员团队的项目建设特色、共同体学习研究能力建设等。考核重在特色、社会认可度以及科学成果展示,提升辅导员团队在社会上的品牌力,凝练辅导员学生管理特色工作案例,发挥品牌的效应。也可通过网络平台传播主题教育主题,并根据鲜明特色活动或者制作主题教育视频感染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最后根据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效进行定量和定性考核。



辅导员工作室是承载着辅导员个人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有效平台,是辅导员交流学习、团队学习共同体的载体,也是学校在学生管理层面上的构建创新的新平台。在摸索中发展,在发展中摸索,凝练了许多学生管理特色、提升了辅导员个人的工作激情,同时也强化了辅导员队伍核心竞争力,逐渐打造品牌影响力。但是,辅导员工作室是一个有效平台,如何有效发挥平台作用?需要各个院校根据自身发展所面临的情况去探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fb5ee27e2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