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马说》《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文言文,回答以下问题 【甲】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闻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行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可以尽其材,鸣之而不可以通其意,执策而临 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诱惑失道。管仲曰: “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 水。隰朋曰: “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 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 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 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贤人之智,不亦过乎? 子·说林上》) (1)以下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C. ① 鸣之而不可以通其意 阴 D.① 老马之智可用也 ② 食之不可以尽其材 B.① (选自《韩非 ②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② 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 ②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的句子。 ① 且欲与常马等不行得,安求其 能千里也? ② 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贤人之智,不亦过乎? 1 / 3 韩愈《马说》《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阅读练习及答案 ( 3 )托物寓意是先人的常用写法。 【甲】文作者以 “千里马 ”寓 ________,在韩愈看来,千里马被沉没的根来源因是什么? ________。 【乙】文管仲最后 “遂得道 ”,是由于他相信 (填写一个成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 【答案】(1 )D (2) ① 想要跟一般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② 此刻的人却不认可自己愚笨、不知道学习和汲取贤人的智慧,不太甚分了吗? (3)人材;根来源因是 “不知马 ”;老马识途;要擅长向动物、自然学习,掌握自然规律。 【分析】【剖析】【甲】选自《韩愈文选》 。作者:韩愈。年月:唐。 【乙】选自《韩非子》 。 作者:韩非。年月:战国。 (1)本题考察学生对文言文一词多义的掌握状况。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立 它在句子中的意思, 就要依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A 项 “食”意思分别是 “吃 ”和 “通假字, 通 ‘饲 ’,饲养 ”的意思; B 项 “而 ”分别表示 “转折 ”和 “顺承 ”;C 项“之 ”分别是 “代词 ”和 “构造助词 ” 的用法; D 项 “智”都是 “聪慧 ”的意思。( 2)本题考察学生文言词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 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详细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特别句式等状况, 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导, 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 充完好。 “且 ”是“尚且 ”的意思, “等 ”是 “同样 ”的意思, “安 ”是“怎么 ”的意思, “智”是 “聪慧、 智慧 ”的意思。 (3)本题考察学生对文言文写法的剖析能力。 通读原文能够知道, 甲文作者以 “千里马 ”寓“人 “不知马 ”;乙文 才”,经过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一句得悉,千里马被沉没的根本是 管仲最后 “遂得道 ”,是由于他相信 “老马识途 ”,本文由老马找到归路、蚂蚁找到水告诉要善 于向动物、自然学习,掌握自然规律。 故答案为:( 1) D。 (2) ① 想要跟一般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② 此刻的人却不 认可自己愚笨、不知道学习和汲取贤人的智慧,不太甚分了吗? (3)人材;根来源因是 “不知马 ”;老马识途;要擅长向动物、自然学习,掌握自然规律。 【评论】( 1)本题考察学生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能力。正确理解古文中字词的意思, 是学生学 习文言文一定要掌握的能力。 学习时一要熟读强记, 二要专心关注古文中词语在用法上的变 化,比方由本意引申为文中的意思。 所要提示的是, 古文中有的字词在独自解说和翻译句子 课文说明 里意思常常略有差异, 翻译句子要求句子通畅连接, 而字词解说则要求解说本意。 中提到的文言字词, 考到的频次相当高, 不行不记, 做题时必定要依据说明中的字词解说答 题。 2 / 3 韩愈《马说》《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阅读练习及答案 ( 2)本题考察学生文言文中翻译句子的能力。第一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重点字词,要翻译正确,不行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别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畅,语气要连接,构造要完好,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 增添少许字词来疏导句子。 ( 3)本题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要疏导文意,频频阅读选文,整体感知文本,依据题目要求,联合选文内容来剖析。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ff5142b74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