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礼仪教育的现状及策略 摘要:幼儿时期是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最佳时期,礼仪行为养成教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代社会的现实需要。本文阐述了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含义、理论依据,分析了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 礼仪 行为 养成 教育 策略 一、有关幼儿礼仪养成教育概述 1、幼儿礼仪是指幼儿在与同伴、成人交往活动中表现出的和谐、文明的态度、行为或品格,它包括礼仪意识、礼貌用语、仪表仪容、形体姿态、道德行为规范五个方面。 2、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理论依据 (1)心理学理论。学前心理揭示从出生到入学前(0—6岁)儿童心理的发展是身心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婴幼儿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礼仪教育只有遵循学前儿童身心发育的规律,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才能形成养成教育科学的梯度序列。 (2)《纲要》及《幼儿园课程标准》。学前教育着重抓好礼仪启蒙教育和礼仪行为养成教育,通过解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福建省《幼儿园课程标准》,可以清楚地罗列出学前儿童的礼仪目标和内容,形成一个由低到高的梯度序列的完整体系。 二、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现状 在调查问卷得前测中,我们发现,幼儿对礼仪知识知之甚少,礼仪认知与礼仪行为相脱节。幼儿礼仪水平好的占总调查数的9.9%;中等水平的占80.5%;差的为9.6%。在设计的情景中,随机测查了35名幼儿,“进屋先敲门”的为“0”,“主动问好”的占42.8%,“征得同意后再玩玩具”的为“0”。另外,在回答“为什么上课时不能乱插嘴”时,大部分幼儿回答“老师要批评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会大环境中不文明行为对幼儿的礼仪行为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家长和教师对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视不够和教育方法的不当。通过前测问卷,发现大部分幼儿知道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也了解在学校、社会、家庭生活中如何做到讲文明、懂礼貌,但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就有部分幼儿不能去做,可见,在文明礼仪方面还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加深幼儿的认识,让他们知道文明礼仪对自己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变老师督促引导为自觉行动。 三、策略 1、教师必须先行加强教师个人礼仪修养。加强教师自身的礼仪修养要认识到礼仪包括外在的表现和内在的底蕴。外在的言谈举动要有内在的道德修养,文化修养作为支撑;反之内在的底蕴需要外在的话语,行为间来体现,所以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影响,所以要同时进行加强培养。从外表上看有仪容、表情、服饰、举止、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内在气质涵养上看有文化修养、专业理论知识、业务能力、探索精神、团结合作精神和高尚的思想、积极乐观的态度。 2、利用儿歌培养幼儿礼仪交往的行为。在音乐课中,我们可以教授学生一些礼仪方面歌曲,或者教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自编一些礼仪歌曲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将礼仪通过唱歌形式熟记于心。比如:《礼貌歌》中歌词为:“小朋友,讲礼貌,见老师,问声早,见同伴,问声好,告别时,说再见,向人家,借东西,说一声,谢谢你;踩了人,多着急,快快说,对不起,碰了我,不生气,轻轻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08dfa5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