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要掌握的要领

时间:2022-03-31 10:00:2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博达助教通



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要掌握哪些要领?



加强词义教学,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应当掌握以下几点。 1.明确词义教学应当抓哪些词语。 总的来说,一篇课文中哪些词语是要指导学生理解的,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需要来确定。逢词就讲,或者是由教师主观地任意选定教学哪些词语,都是不好的。

从学生来看,不论哪个年级的学生,甚至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都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语。有一些他们不但能理解,而且也能使用,不一定要花太多的时间去教,甚至不用教。但是他们已有的词汇是有局限性的,一方面对一些词的理解不深刻,不全面,另一方面课文中有更多的词语是学生所不了解的新的概念,是他们所不理解的。对这些词语,都要重视、教好。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恰当地确定需要教学的词语。

从教材来看,凡是带生字的词语,固然一定要教,但这样的词并不一定是词汇教学的重点。需要着重指导学生理解的词语,主要是与课文内容、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特别是含义深刻的词语。这些词语即使是由熟字组成的,也要予以重视,把它理解好。因为教好这些词语,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有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和认识的提高。

2.掌握词义教学的要求

词义教学,要做到简明确切,通俗易懂。

简明,就是简单、明了。不要把简单的事物弄得复杂化,那样反而不容易明白。确切,就是准确,切合客观事物的实际,就是要注意科学性。比如,用同义词解释词语,一般地没什么问题,而用近义词解释词语,就不大靠得住,如果把“逝世”解释为“死了”,就不十分确切。

通俗易懂,是要求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要求联系实际。照般字典、词典的解释,或者用成人的理解作解释,都很难做到通俗易懂。例如,把“跳”解释为“腿上用力,使身体突然离开所在的地方”,“物体由于弹性作用,突然向上移动”,这就把简单的搞复杂了,把具体的搞抽象了。本来是很容易懂的,却使学生更糊涂了。

词义教学,不能脱离学生和教材的实际,要求学生每学一个词语就能马上理解得多么深透。因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有一个不断反复、加深的过程的。比如,低年级的小朋友知道“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的军队”,就算懂得这个词的意思了,而不应当要求他们懂得“红军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这些意思,以后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他们才能搞清楚。同时,一个词可以有多种含义,教学时,应当着重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不能要求学生一次就理解一个词语的全部含义。

3.理解词义要和认识事物相结合。

文章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事物与词语的关系,是被反映者和反映者的关系。对词义的理解如何,与对事物的认识如何是分不开的。所以,词义的教学,不能就词论词、以词解词,而要引导学生通过词义教学认识事物,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来理解词义。这可以说是词义教学的一条规律。例如“如实”这个词有“不容易坏,耐久”的意思。但是在《小八路》一课中,“结实”是指小八路长得“健壮”。这要靠观察插图、阅读课文,对小八路有所认识,才能理解得准确。

4.要采用多种有效的方法进行词义教学。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创造了许多有效的词义教学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直观。词义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小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不强,用直观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对词义的理解有具体形象作为凭借。常见的做法是,表示事物名称,又是学生不熟悉的


博达助教通



词语,可以用实物、标本、图片、幻灯等,使学生观察事物的具体形象,得到清晰的认识。例如一些学生不容易见到的“大龙虾”“翠鸟”“芭蕉”“枫树”“琥珀”“碉堡”“纺车”“蒙古包”“大雪山”,等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表示动作的词,如“眺望”“俯视”等,可以用动作、手势、表情,帮助学生理解。

②结合课文。阅读教学中结合课文理解词义,是最经常、最重要的教学词义的方法。这是因为,汉语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有的词有两三个意思,有的词有七八个意思。教学词义是为了理解课文,这就要指导学生切实理解词在课文中究竟是什么意思,既不能勉强要求学生去理解一个词的多种含义,更不能把词在课文中的意思理解为别的意思。词在课文中的意思,要在词与词、句、段、篇的联系中揣摩出来。例如《猫》这篇课文的第一句:“猫的性格实在古怪。”“古怪”一词,离开课文就不容易理解。如果联系课文中所讲的,猫既贪玩,又尽职;既什么都怕,又很勇猛……对“古怪”的含义就清楚了。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还便于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例如,“大象的力气真大”这句话中的“真大”把它理解为“很大”并不错。为什么课文里不说“很大”却说“真大”呢?只有和课文联系起来,才能体会到,“真大”这个词不但说明了大象的力气大,而且表达了人们对大象赞美的感情,因为它用自己的力气帮助人们干许多活。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更重要的一点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所谓联系上下文理解,所谓在词与词、句、段、篇的联系中理解,指的是学生自己去寻找联系,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达到自觉地理解词义,而不是由教师包办代替。这就要求学生认真地读课文,积极地思考。当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不是轻而易举的,不是一说就会的,要靠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以启发引导。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课文中有“五光十色”这个词语。教师没有讲解,也没有实物或图片,而是启发学生反复阅读写海水的一段课文。课文具体地写了海水的各种颜色,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条条、地块块地交错着。学生把这些词语、句子联系起来,想象海水呈现的各种颜色互相交错的景象,就比较具体地理解了“五光十色”的意思了。学生也就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受到了一次训练,学到了怎样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经常这样训练,无疑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③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前面提到,词义教学要遵照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相结合的规律。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不是从上小学学习语文才开始的。他们在生活中已经对很多事物有了初步的认识。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如桌子、床、风、雨、胳臂、树木、花草等等,日常经常用到,意思是很容易理解的。当然,课文中还有大量学生陌生的词语,特别是一些抽象词语,理解起来,比上面所说的那些词语要困难得多。但是,如果能恰当地把这些难懂的词语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懂得它们的意思。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学“悠扬”这个词的时候,要求学生说说悠扬是什么意思,并且举出一首歌曲来说明。有的学生依照他从词典里查出的解释说:“悠扬,是形容声音时高时低,而且和谐。《解放军进行曲》唱起来,声音是悠扬的。教师让其他同学评论一下。有的学生说:“《解放军进行曲》虽然声音时高时低,也和谐,但是这歌声是雄壮的,不是悠扬的。”他还按教师的要求举出《牧羊曲》、《二泉映月》来说明。结果,虽然没有给这个词下个定义,却使学生体会到,声音不但时高时低,和谐,而且节奏不怎么快,好像传得很远很远,飘飘悠悠地在空中回荡,就是“悠扬”由于教师善于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把自身的感受与词语的意思联系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有许多词语虽然学生不理解,是生词、新词,但是这些词往往或多或少地与熟词、与已有的知识有联系。新知识中包含着旧知识。因此,对生词、新词的理解,学生并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发现生词、新词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且引导学生自己找到这种联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从已知到未知。比如教学“慰问”这个词的的时


博达助教通



候,可以启发学生联系他们已经掌握的“安慰”来理解。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要启发学生找到“慰问”和“安慰”的联系点(共同点),使他们知道,两个词都有使人心情安适的意思;另一方面还要启发学生明确两个词的区别点,使他们了解,词义的范围不同:“安慰”一般指用话语宽慰,而“慰问”除了用话语外,还经常指用物品或文艺形式等进行问候,使人心情舒畅。这样,学生就不但确切地懂得了词语的意思,而且在使用词语进行表达的时候也可以避免用词不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0d4b15967ec102de2bd89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