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赏析《新荷叶·薄露初零》李清照

时间:2022-09-14 16:10: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古诗赏析《新荷叶·薄露初零》李清



古诗赏析《新荷叶·薄露初零》李清照

《新荷叶·薄露初零》

(宋代)李清照

薄露初零,长宵共、永书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

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 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

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 【注释】

⑴新荷叶:词牌名。

⑵“薄露”三句:意谓时值薄露初降、昼夜一般平的秋分之际。分停:平分。

⑶“绕水”二句:以传说中海上“篷莱”、“瀛洲”等神山比喻寿星家的亭台楼阁。

⑷“芝兰”三句:意谓前来祝寿的人中,既有子侄辈,亦有身居高官者,使寿诞为之生辉。芝兰:香草,喻指佳子侄。《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谢安)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指谢)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簪笏:官吏所用的冠簪和手板,这里指代众高官。

⑸娉婷:此指美女。

⑹鹤瘦松青:鹤鸟寿长谓之仙鹤,松柏常年青翠,故合用为祝寿之辞。 ⑺日下:指京都。(详见《晋书·陆云传》)

⑻东山高蹈:一则以隐居会稽东山的晋人谢安比喻寿主;二则寿主晁补之之原籍齐州,即今山东一带。在宋朝,人们习惯地把齐州一带叫做东山、东郡或东州。当年苏轼称自己知密州为“赴东郡”或“知东州”。南渡后,李清照曾有诗句“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抷土”,“东山”即指其原籍今之山东。


⑼“安石须起”二句:谢安,字安石。隐居后屡诏不仕,时人因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详见《世说新语·排调》)苍生:指百姓。这里借“时人”希望谢安“东山再起”,以喻作者自己企盼正在“东山”隐居的寿主复出做官。

【创作背景】

该词是为友人祝寿而作。寿者未点明是谁,从词义看,可知其人应是当时名儒,而且是直至此时尚隐而不仕者。有的评论人认为是工诗善词的名士朱敦儒。据史传称他“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后屡经诏聘,方于绍兴二年出山,赐进士出身在朝廷供职,是与李清照同时代人。这首词是近年一位学者从一部明代手抄本《诗渊》中新发现的,其确切的写作年代已不考。侯健《新发现的李清照词》:(这首《新荷叶》)可能是写给当时的词人朱敦儒的……李清照与他有过交往,朱敦儒词集《樵歌》中,有《鹊桥仙·和李易安金鱼池莲》一首便是佐证。而有人则认为寿者当时晁补之。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二十五岁(1108 年,大观二年)。明诚、清照夫妇于青州"归来堂"读书、斗茶。明诚撰《金石录》,清照"笔削其间",心情舒畅,甘心终老是乡。大致于是年所作、以"别是一家"著称的《词论》,是清照继晁补之《评本朝乐章》之后的一篇词史上最早产生重要影响的词论。是年,明诚、清照或为隐居金乡的晁补之贺寿,清照遂作《新荷叶》词。

【赏析】

此词从明抄本《诗渊》录出,原词注明作者“宋李易安”,是近年发现的,孔繁礼《全宋词补辑》收之。

这是一篇寿词,虽然也极尽褒誉,但却流露了忧国忧民之志,蕴含着一股壮气豪情。

上片交代时间地点、场面气氛,词清句丽,风格典雅。“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是指:正当薄露刚开始洒落,夜晚与白昼长短完全相同的这个不同一般的时候;处身环水而起、高耸入云的楼阁亭榭之内,宛如来到了传说中的蓬莱、瀛州海上仙岛。“长宵共永昼分停”句中的“分停”,即“停分”,中分之意;一年之中只有春分、秋分这两天是昼夜所占时间相等,古人称这两天为“日夜分”。这里并未指明是春分还是秋分,从“薄露初零”看,似是仲秋之月的“秋分”,固为秋天到来,暑气渐退,昼热夜冷,容易有露水;然而再从下文馈礼中有兰花来看,或许是仲春之月的“春分”;当然如果“芝兰为寿”中的“芝兰”仅作为一种象征高雅来说,只能认为是虚写,而“薄露初零”却是实况描述,所以很可能是秋分时候。

“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写的是友人在做寿,词人及众嘉宾来贺:大家献上了淡雅清香的兰花和益寿延年的灵芝,拜寿的人们簇拥着寿星老人一时间充塞了往日幽静的庭院,其中也不乏尚称风雅的达官贵人,他们的鲜明的服色、佩饰与名士清儒的布衣潇洒相辉映。寿筵开始了,气氛自是十分炽烈,但词作


者却避开这些必然现象,笔下一滑,转向了筵席间穿梭般飞去飘来为客人倾酒捧觞的侍女们,“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之句,是作者从活动的大场面中捕捉的一个迷人的动作:她们像花一般柔媚,像玉一样晶莹,双手捧觞穿行席间向客人劝酒,翩翩风姿令人开怀一醉,表达了主人待客之真诚。上片寥寥数语,便将良辰、美景、主贤、宾嘉之乐都烘托纸上了。

下片是对寿者的祝愿之词,尾句显示出作者爱国爱民的心愿,写得委婉、曲折、含蓄、脱俗。“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先以两个比喻句起兴,再引出直面的.颂扬:愿您体魄健壮如鹤之清癯矍铄,如松之耐寒长青,愿您精神光照万物与朗朗秋月竞比光明;您的品德学问历来是独领风骚、名噪京城。至此便将一位德高望重、受人景仰的典范人物的形象勾画了出来,下面“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仍是溢美之辞,仍是使用比喻手法,但却因借用现成典故,便将内容表达更进一步、更深一层。“东山高蹈”,用的是晋代文学家、政治家谢安的故事。谢安,字安石,才学盖世,隐居东山,后应诏出仕,官至司徒。后人因以“东山”喻隐居之士;高蹈,在此也指隐居生活。该句是说:谢安隐居东山,却蜚声朝野,光耀无比,虽为王侯卿相,哪一个比得上他!以谢安隐居东山称比筵上的寿诞主人,可谓臻于至极了。尾句十分精彩,继续以谢安相比,赞誉、推崇之中加进了激励,且注入了以生民为重、迅速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急切心情,真是一句千钧:“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安石在东山隐居不肯应诏出仕之时,时人发出了“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的叹惋,词人就该语加以引发以激励眼前这位名士:您一定要像谢安一样快快挺身出仕,揭露奸佞误国,挽救在战乱中受尽蹂躏折磨的黎民。易安居士发自内心的呼喊,使这首以祝寿为内容的词作在主题思想上得到了升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15e13f792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