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从文从史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文言文翻译,从文?从史? 作者:徐斌 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2年第03期 【摘 要】文言文的翻译有从文或者从史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两种翻译的不同看似只是对词的解释不同,其实体现的是文言文翻译的两种不同观点。在对典型案例——《阿房宫赋》一文的翻译的变化经历分析后,我们发现史书和文学作品具有不同特点。作为文学作品,翻译时应该重点考虑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家的性格及文章风格,在此基础上对字词句的翻译才能真正做到信、达、雅。 【关键词】文言文 翻译 文字结构 史实 苏教版选修教材《唐宋八大家》中苏轼的《留侯论》里有这样一句话:“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在新版的教学参考书中,对“臣妾于吴者”翻译是“带着臣妾到吴国去做人质”,笔者却认为,将之翻译为“到吴国去做奴仆”更为恰当。 两种翻译的不同主要集中在“臣妾”一词的用法上。按照教参的译法,“臣妾”应译为“带着大臣和侍妾”,这是一个介宾短语,介宾短语做状语应修饰谓语动词,因此,“于”就应该当动词“到”讲。但是“于”虽然有“到”的义项,却是作为介词,用来“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也就是说,介词“于”应当和后面的“吴”构成介宾短语,表示动作的处所,“于吴”作为状语后置,用来修饰动词,所以“臣妾”在这里应该活用为动词,翻译成“做臣妾一样的人”,引申为“做奴仆”。要之,从语法结构上分析,这句话翻译为“到吴国去做奴仆”更为合理。 而之所以会出现教参上的翻译,是因为有人考证:当年勾践被困会稽投降吴国,并非独自一人前往吴国做人质,而是带着自己的大臣和侍妾,这其中就包括范蠡和文仲两位重臣。也正是在做人质期间,君臣一起制定了复国灭吴的计划,这其中脍炙人口的就是勾践通过带去的侍妾发现吴王好美色的弱点,于是从国内找来西施进献给吴王,最终使吴国灭亡的美人计。因此说,翻译为“带着臣妾到吴国去做人质”更符合历史事实。 因此,两种翻译的不同看似只是由于对一个词的解释不同,其实体现的是文言文翻译的两种不同观点:文言文翻译,从史,还是从文? 近些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历史资料的发现和考证,我们对以往许多史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但是,许多考证出的史实和我们的文学作品内容出现相左之处,这也或多或少影响到我们对一些传统文学作品内容的解读,也必然影响到承载文章内容的字词句的理解与翻译。例如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有一句“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过去我们一直翻译为“楚人(项羽)一把火,可惜阿房宫成了一片焦土”。我们也一直认为是项羽烧了阿房宫,因为《史记》中记载项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可是,近年的考古发现证明,项羽当年烧的是秦咸阳宫的建筑,而不是阿房宫的前殿。如果遵照这一史实,那“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就应该翻译为“楚人一把火,可惜秦咸阳宫成了一片焦土”。《阿房宫赋》前面大部分内容洋洋洒洒渲染了阿房宫的华丽,结尾突然变成“秦咸阳宫成了一片焦土”,让人如何理解?“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句话在《阿房宫赋》中还有何意义? 到底要不要为项羽“翻案”,亲自考证出此结果的著名考古学家李毓芬说:“前殿考古资料已经摆在这里了:没烧!应当翻案还是不翻?项羽复仇的烈火已经把秦咸阳宫烧了,用不上给项羽去翻案。”考古学家显然没将考古和文学作品混为一谈,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对这句话的翻译也无需生硬地改变。 掌握更多的历史资料对理解文学作品是有帮助的,但我们应该明白历史典籍和文学作品有很大的不同。历史讲求真实,而文学作品可以虚构。文学作品不是历史教科书,它不重在真实地记录或还原历史(况且即使是史书也不一定就是历史的真实再现),它是一种文学创作,带有作者鲜明的主观感受,一切材料都是为表达这种感受(观点)服务的。所以,我们在鉴赏文学作品时,还是应该就文章论文章。文言文翻译,也应该从字词句的语法结构分析入手,根据句子材料在文中的作用,深入理解文章内涵。这样的翻译,才能真正做到信、达、雅。 因此,在从语法结构对“臣妾于吴者”进行了分析之后,我们更应该根据作者的写作意图来分析这段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作为答御试策中的一篇,苏轼写作《留侯论》是为了论证“忍小忿而就大谋”策略的重要性,选取勾践的事例是因为勾践的“能忍”:堂堂一国之君,亲自到吴国去做臣妾一样的奴仆。苏轼说勾践“臣妾于吴者”,显然是为了突出勾践亲自“到吴国做奴仆”这一能忍的行为,而不是为了强调勾践“带着臣妾到吴国去”这一史实。“到吴国去做奴仆”的翻译显然更符合苏轼的本意,更能有力地证明其观点。 最后,就苏轼的性格和文章风格来看,为人洒脱的苏轼文风豪放,不拘小节。能在科举考场上杜撰典故来证明自己观点、事后还对主考官欧阳修大言不惭的苏轼,恐怕也不一定会认真考证勾践当年是否真是“带着臣妾去吴国”的,更多的可能是取己所需,为我所用,这也形成了苏轼史论雄辩而富有气势、汪洋恣肆的风格。 综上所述,虽然历史考证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史实资料,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但我们对待文学作品,还是应该把握其创作规律,了解其特点内涵,尊重作者及作品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说,文言文翻译应该从文。 作者单位:江苏大港中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37cb1cd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