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参照群体理论 默顿 把参照群体区分成两类: 1. 参照群体是个体所在的群体,即内群体。 如果个体把自己所在的群体作为参照群体,那么个体就用所在群体的标准作为自我评价的基础,并遵守所在群体的规范。个体满意与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同所在群体其他成员的实际情况的比较来确定。 2. 参照群体不是个体所在的群体,而是外群体。 个体把外群体作为参照群体,即个体把特定外群体的标准作为自我评价的基础,作为引导自己的思想与行为的榜样。 这样的外群体可称为“成员资格群体”。个体把特定外群体作为自我评价的基础,往往是为以后加入该群体。个体在实际加入该群体前先学习该外群体的规范模式,从而逐步获得加入该外群体的“资格”。这就为个体今后加入该群体准备条件,因而对该外群体具有提前社会化的正功能;同时,这对于鼓励和推进社会流动也有正功能。但对个体所在的内群体,“成员资格群体”却具有反功能,即由于个体不认同所在内群体却认同外群体,那么内群体的整合与团结就可能受影响。如果大部分成员主要不认同内群体而认同外群体,那内群体就会受到威胁。 西奥多·纽科姆1958年发表的报告显示,本宁顿大学是新英格兰一所自由主义女子学院,其大部分学生来自保守主义家庭。学生们在校时间越长,其中大部分就变得越趋于不受传统清规戒律的束缚,也有少数保持早先的保守主义观点。变得自由主义化的学生一般是以新伙伴或全体教员作为自己的参照群体;而保持保守主义观点的学生是继续以自身家庭原有的价值和标准作为自我评价的基础。不同类型的参照群体导致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381903b83c4bb4cf7ecd13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