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人们都喜欢活泼开朗、热情、聪明的,不喜欢或不太喜欢消沉、胆怯、怕生的。那么怎样正确对待性格趋于内向的孩子呢? 我们班里也有几个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比如叶佳怡、李舒萍。活动中他们总是“旁观者”、“局外人”,她们跟伙伴们一起高兴的时候也会说些话,但是我经常听不到她们响亮的声音,她们不会来跟老师告状,也不会举手。从没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说过话,哪怕是老师点名的时候,也只是用眼睛怯怯的看看老师轻轻说一下。户外活动、或下课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在外面跑呀跳的,她们也不怎么活动,只坐在凳子上看其他的孩子。对这些孩子,我觉得我们不能疏远他们、歧视他们,而是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关爱,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我经常走到他们旁边,提醒他们一起和小朋友们玩。有一次在户外活动时,我拉着她的手,排到了队伍当中,在我的拉动下,她极不情愿的跟着一起走、跑。几天后,她已是能主动地跟我一起手拉手走走跑跑了,我便让一位小朋友“替代”了我,跟她做好朋友,手拉着手走一走,跑一跑,她也接受了。有时候还看到她开心的跟朋友说说笑笑,有一次我回家,刚好走在叶佳怡后面,她很高兴和妈妈说:“王老师很喜欢我”“为什么”“老师今天又表扬我”“我举手了呗”“以后你要多举手,老师会更加喜欢你”我听了以后真开心。只要她能动起来、能开开心心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交往就好。 性格内向的孩子一般不直露自己的想法和愿望,不大引人注意,这就更需要我们细心地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用心揣摩孩子的真实心理,然后对症下药,加以引导:首先要发现孩子的优点,肯定他的点滴进步,常在集体面前表扬他,帮助他建立自信心;其次,在生活中要给他更多的关爱和照顾,让他感到集体的温暖,喜欢这个集体。 内向的孩子在熟悉的地方比较放得开,我想这不仅与情绪有关,也与经验有关。经验丰富了,知道怎样去应付各种问题,孩子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就增强了,交往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所以,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给孩子提供各种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从中得到锻炼。当然,重在参与,要少苛求结果。 每个幼儿都会有不同个性,每个幼儿教师都会碰到内向的孩子,在引导他们有更开朗的性格的过程中,我们要给予内向的孩子特别“爱”:及时给孩子一个拥抱,让孩子感觉到老师喜欢他,老师重视他,她会慢慢的进步的;并要随时关注内向孩子,多跟她们交流,多发现她们的优点,多表扬她,让他们找回自信;还要给予内向孩子大胆说话的机会,鼓励他在小朋友面前大胆地说,并给予表扬。相信只要我们给予积极的引导,孩子会健康快乐的成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476101501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