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时间:2022-07-27 23:08: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1“性”所指不同。孟子“性善论”中“性”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性者,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尽管他提到过一些人的自然属性,但却不承认这是本性中的性。而荀子“性恶”论中的“性”则主要是指人先天遗传的自然属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正名》,荀子所讲的人性,是人的自然机能和性情。

2、对“性”本源的认识不同。孟子将普通的道德属性加在了“天”上,把“天”看成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规范,天道、人性合一。荀子提出了“天明人之分”的观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从理论上论证了要从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同时,他还用天人之分的观点去论证了“性伪之分”“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 3、孟子强调先验的道德观,荀子强调后天的极伪而成。孟子通过“四端”论,说明了人的本性已经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道德观念即是善端的扩充。同时,孟子还提出了良知良能来补充“四端”,同样“良能”也是生而就有的能力。而荀子指出“人之学者其性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因此,他反复强调道德观念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从大方面说,孟子的性善论是站在历史事件已达到的静态成果角度,荀子的性恶论则是站在动态的历史实践的追求过程角度。

1、人性追求目标同一为“善”孟子不仅认为人生来本善,而且也认识到后天教育环境的不同导致最重的人性差异。基于此,他提出了追求善的人性目的论“明人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父,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才会达到善的目的。可见孟子是以善为人性追求的最终目标的。荀子的性恶论虽然主张人性是生来为恶的,但他的性恶论追求的目标也是善而不是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里不难看出他不仅提出了人性善的问题,而且还有一种追求善的倾向。他指出,“古之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是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由于认为人性恶,所以荀子要求通过圣人教化、用礼义法度引导人不断进步,从而达到最高境界——人人为善,合于善也。由此可见,荀子的“礼义之化”同孟子所追求的善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这充分表现了孟荀人性论在追求目标上的一致性。

2、修养人性的方法同样为教育。孟荀在人性最好追求上都归结于善,在达到此目标的途径上,也都选择了通过教育来修养人性。前者是扩充善端,后者是化性为伪。 孟子认为教育首先是要通过反求诸己的自我教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孟子要求人们存心养性,“求其放心”,把失去的善找回来并扩充之。其次,孟子还十分重视教师对人性追求善的作用。他曾明确指出,“教人以善,谓之忠”、“夫子教人以正”(《孟子·离娄下》)由此,孟子教育的重视可见一斑。

荀子由于主张人性恶,故他注重化性为伪,通过教育使人为善。“伪”是人为、加工的意思,在这里主要就是指教育,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教育才会使人变善,符合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同时荀子也强调环境教育在人性善恶转化中的作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捏与之俱黑。”(《荀子·劝学》)基于此,他强调“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使自己在优良环境中受到熏陶,从而使自己符合圣王之道,以达到善的目的。另外,荀子还提供了积习致善的方法。通过锲而不舍和持之以恒,达到“涂之人可以禹”的境地。

当然,除此之外,二人的人性论在一些细节上亦有相似之处,比如孟子的“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与荀子“顺是”的类似,孟子寡欲思想同荀子节欲思想的相似等。 第二种观点 相异之处:

1、立论的基础不同。 通过前面的探讨,我们知道了孟子是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作为其性善论的立论基础,他认为人具有四心四心经过发展壮大又会成为四端四端经过环境及个人的主观努力便会成为善性而荀子则是以人的自然属性作为立论的基础,以人的本能为性,人因为有这些本能而相互争斗,残杀,最后导致社会秩序遭到破坏,荀子便是因人的本能而得出性恶的结论。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产生性善、性恶这两种相对立观点的根本原因,因此,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两种理论的根本区别所在

2、实践的不同。 1)道德实践的目的不同,孟子主张修善的核心是扩而充之,找回失去的善端;而荀子则认为修善是为了除掉人的恶性,人为地去培养善心,即化性而起伪2道德实践过程的不同,孟子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回善心,因而主张顺着人性扩充;荀子则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要除掉恶性,建立善性,因此主张逆着人性去修善。3)培养德性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孟子强调培养道德要先自律而后推己及人,鼓励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而荀子则强调道德修养一方面要自己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以及学时择人择地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重视礼仪规范对人的约束,既体现了道德实践个体在道德修养中的能动性,又强调社会环境对个体的约束性,即他律性,内因与外因并重的培养体现了荀子的辩证法精神。

3、对后天如何对人进行教育有不同看法,荀子的思想与法家有些相似,认为对人的教育要行法治,重刑罚,从而使社会得到治理。而孟子强调的是实行仁政,认为教育人民要以礼仪教之,以助人找回失去的善端,从而维持社会的稳定。 4、论证方法不同。

孟子提出性善论,他主要是以的思想进行论证的,的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相似,圣人拥有仁义礼智等诸多美德,具有善性,同样是人,圣人所拥有的东西,其他人也同样拥有。二是人与动物不同,人不同于动物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既然不同,那末,人与动物共有的耳目口鼻之欲的自然属性便不能作为人的本性,因此道德之性才是人的本性。而荀子则是从人人生而有之这个角度论证,既然是每个人都有的,那么最浅显的,每个人都知道的便是自然之性。 (二)相同之处:

1、性善、性恶的总目标是一致的。 虽然孟荀二人的人性观点截然相反,但不管是性善还是性恶,扩而充之也好,化性起伪也好,两人都希望每个人都向这个目标努力,以圣人为榜样,完善自身,达到人皆可为尧舜的宏伟目标。之所以二人在这一点上会如此相近,主要是因为二人都崇尚孔子,推崇孔子的学,以劝天下人为己任。

2、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体现了一种朴素的平等思想。 孟子主张性善,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人皆可为尧舜;荀子主张性恶,也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途之人可以为禹。虽然两种理论建立在相对的基础上,但都肯定了无论是达官贵人、正人君子,甚至是贩夫走卒、斗魈小人在道德上人人都是平等的,都可以成为尧舜禹,这对我们现在的教育事业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每个学生无论资质、出生如何,都应该受到教育者,特别是教师的平等对待,他们都有受平等教育的权利。

3、孟子和荀子都十分重视个人后天的主观努力。 性善论性恶论的总目标是相同的,都希望每个人向善的方向发展,因此,不管是扩而充之还是化性起伪,在发展善性的过程中都必须经过个人的努力,向圣人学习以获得

先秦儒家发展脉络

一、中国儒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学

二、中国儒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以董仲舒、《白虎通义》为代表的两汉政治制度化和宗教化的儒学 三、中国儒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以程、朱、陆、王等为代表的宋、明、清时期的性理之学的儒学

四、中国儒学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从康有为开始的,与西方近代民主、科学思想交流融通的近现代新儒学 一、儒家的起源

儒家学派诞生在战火纷飞、群雄争霸的春秋时期,其创始人为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核心思想为

何谓仁者爱人,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任意刑杀和苛政;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持续。如何爱人?夫子曰:忠恕而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何谓克己复礼,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的准则。其中的,专指西周时候的等级名分制度。为了能够实现,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这就体现了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另外,孔子还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教化百姓。 二、儒家在战国百家争鸣之时

【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流传于世的著作为《孟子》

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在孔子之的思想上,孟子将发展成为了一套政治学说。在此基础上,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在人性论方面,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说。在义利观方面,孟子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孟子要求人民应该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荀子】如果说儒学在孔孟手中还仅仅停留在关注人的身上,那么战国时期儒学的另外一位重要代表荀子就将儒学发展到了另一种高度。

荀子,名况,赵国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现存《荀子》共三十二篇。其主要思想有如下几点: 1、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荀子认为,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但人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制天命而用之 2、性恶论。与孟子正好相反,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凭借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 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在战乱与社会变革中并不适用,更不用说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了。等到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打败项羽,百废待兴,这时需要的是休养生息,所以从西汉初年到汉武帝继位时,黄老思想一直在政治上占据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

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汉朝历经了文景之治后,黄老之学已经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式的发展需要了。同时,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期的自我调整,整合出了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此时,儒学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

董仲舒,广川人,研究《公羊春秋》,向汉武帝提出了大一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天人感应学说是董仲舒儒学的基础。他宣扬君权神授,为君王统治天下提供了理论根据。但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君权。董仲舒进一步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为人伦道德标准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王道之纲。【评价与影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儒家从此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四、儒学的危机 随着时代的发展,汉代粗糙的儒学已经不能再控制人心了。与此同时,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吸引了许多信徒,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

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五、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为了振兴儒学,唐宋儒学家不断进行思考与探究,吸收了佛教和道家的思想,是儒学体系得到了丰富和更新。到了宋代,出现了实质为客观唯心主义的程朱理学 程颢, 程颐,

朱熹,南宋人,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婺源,出生于福建。理学的集大成者。

他们认为,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方法是格物致知。就是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体验。当然,它的最终目并非是对客观规律和真理的探索。

程朱理学也有其消极的方面,如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言论。

【陆王心学】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对程朱探究真理的繁琐方式表示不满,由此诞生了实质为主观唯心主义的陆王心学。陆九渊,陆九渊的主要观点是心即理也,认为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他提出了发明本心的求理方法,认为求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这与朱熹的格物致知的方法产生矛盾。

王守仁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这就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了人们奋发立志。

【宋明理学评价】消极影响: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用以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积极影响:注重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究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六、明清之际的批判

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出现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风气。在商品经济下社会拜金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

【李贽】李贽,字卓吾,福建泉州人。 归纳起来,李贽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反对孔孟学说和极力鞭笞程朱理学,反对绝对思想权威; 2、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

3、认为万物皆生于二,批判理学天理学说,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李贽的思想冲破了封建统治秩序,有利于人民思想解放。 【王夫之】王夫之,湖南衡阳人,世称船山先生。

王夫之系统的批判了宋明理学,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系,颠覆了程朱理学道在气先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理论根基。

【黄宗羲】黄宗羲,浙江余姚人,世称梨洲先生。

黄宗羲从根本上否定了沉浮的伦理纲常,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并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包括言论自由。 【顾炎武】顾炎武,江苏昆山人,世称亭林先生,明末清初思想家。

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

【评价】明清时期的批判,为儒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49999c608a1284ac85043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