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钟嵘《诗品序》选段翻译及赏析

时间:2024-02-12 06:48:2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南朝钟嵘《诗品序》选段翻译及赏析

原文:

《诗品序》选段 南朝·钟嵘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 翻译:

至于那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酷寒,这是人有感于四季节令气候并把它表现在诗歌里。在美好的集会时用诗来表现亲近愉悦,离开群体用诗来表达哀怨。至于 楚国臣子离开国都,汉朝的嫔妃辞别宫廷,在边关的客子衣裳单薄,闺中寡居的妇女眼泪哭尽;有的士人解下佩印辞官离朝,一去不返;女子有扬起蛾眉,入宫受宠,再次顾盼,倾国倾城;所有这种种情景,感动激荡人的心灵,如果不铺陈诗句还能用什么来抒发他的情义?如果不放声歌唱还能用什么来舒展他的情怀?所以说:诗可以结交朋友,可以怨刺不平。使处境困难地位卑贱的人容易安心,使隐居避世的人消除苦闷,要想如此没有比诗更好的了。

赏析:

这篇序言是钟嵘诗歌批评的理论纲领,文中就诗歌的发生和功用、诗歌审美标准等问题加以论述,鲜明地体现了钟嵘的文学思想。


钟嵘认为诗歌是诗人受到客观事物感召的产物。《诗品序》认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人的思想感情受外界环境影响,有所感触,将其抒发出来,就产生了诗歌。钟嵘突破了秦汉“诗言志”传统,着眼于诗歌对于个人的审美愉悦作用,是魏晋以来文学自觉的反映。

不同于传统的“六义”说,钟嵘创造性地提出“三义”说,认为“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钟嵘对“兴”“比”“赋”这三“义”重新进行了界定,将“兴”定义为“文已尽而意有余”,“比”定义为“因物喻志”,“赋”定义为“直书其事,寓言写物”。钟嵘认为,只有“弘斯三义,酌而用之”,即将三者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产生“咏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艺术果。

钟嵘提出诗歌要“吟咏情性”,其“情性”主要指哀怨之情,如评《古诗》“多哀怨”,评李陵诗“文多凄怆,怨者之流”,评曹植“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等等。齐梁战乱频繁,社会动荡,苦难的现实生活形成了诗人以悲为美的心理感受。

在《诗品序》中,钟嵘提出了“直寻说”“自然英旨说”。这是针对作诗用典和沈约等人的“四声八病”主张提出的。他认为:“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这就要求诗人不仅能够直接地感受外物之美,而且能够自然地表现出来,反对堆砌典故,这种观点就诗歌本质立论,体现了钟嵘对诗歌艺术规律的独特认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5056373de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