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什么?——兼谈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 薛涌 【期刊名称】《同济教育研究》 【年(卷),期】2011(000)001 【摘 要】大学必须放在西方社会自治的传统中才能理解。大学的成立,就是共同体的自治,就像是中世纪欧洲那些自立的行会一样,自己制定规则,并自愿受这些规则的约束。在这样的共同体中,人人有责任,学生当然也有责任。这一点,当今中国大学的师生恐怕大部分都不理解。只要学生们有自治的意识,不要等着别人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大家聚在一起读书、讨论、组织活动,这就成了个不错的大学了。如今虽然外在的环境很难改变,但我们相信:如果莘莘学子们对自己在大学中的人生使命有高度的自觉的话,他们至少还是能够自己教育自己的。什么是大学生活的核心?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就是disputation(论辩)。这种“论辩”,并不一定是公开的口头辩论,而更多的是在心灵中默然进行的是非辨析,是一种永无止境的精神努力。现代社会是通过文献组织起来的。无论是在官僚系统还是在企业,文献体现着社会组织的复杂性。如果你不能参与写作这些文献,不能有效地阅读这些文献,你就无法担任任何中高层的工作。许多在大学里学习“无用”的东西的人,日后往往成为特别“有用”的人才。你查查美国企业总裁的学历就知道:拿MBA的人确实不少,但在本科时就读企业管理的人却不多。相反,许多人本科读的是文学、历史、艺术、中世纪研究等“无用”专业。第一,大学是一个求知者的精神共同体;第二,师生的关系,不管是从心灵上还是从空间上都非常密切:大家住得很近,可以随时坐而论道;第三,真理是辩出来的,不是死记硬背地“学”出来的:大学要训练学生发展自己的论断,并能够应付不同观点的挑战,在思想的交锋中说服别人。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是科学泰斗钱学森生前最大的疑问,也是总理温家宝深感不安的问题。西方的研究咨询机构也得出结论,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很难招到适合岗位要求的大学生,中国大学生的职业竞争力,甚至比不上印度。本书从西方大学的起源讲起,结合作者自己在北大、耶鲁受教育的实际情况,详细分析西方大学教育的种种先进的理念与实践,从而对比分析出中国高等教育的种种缺失,力图给现在的大学生和执掌高教改革的官员描绘出一幅清晰的高等教育改革路线图,使有心者能够按图索骥,共同改正中国高等教育的弊端,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竞争力。注:本刊摘选其第一章的“大学学什么”和“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两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总页数】6页(P57-62) 【作 者】薛涌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636 【相关文献】 1.基于灰色预测的大学生专业就业率——以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为例2.从土力学学科特点谈对青年土木工作者的培养——兼谈高职土木类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3.三大高端人才奇缺——FESCO发布2007年外企上半年人才市场冷门专业人才短缺状况4.三大高端人才奇缺——FESCO发布2007年外企上半年人才市场冷门专业人才短缺状况5.关于公安学学科与专业设置、调整的思考——兼谈应急警务学科与专业建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5acc822ab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