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公开课教案

时间:2022-08-02 15:01:4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藤野先生》公开课教案

泥河二中 陶海保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理解本文语言浓厚的感情色彩。 3.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留学日本的情况、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2.把握课文的组织结构,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我们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呢?让我们一起走访《藤野先生》吧!

二、预习巩固

1。作家作品

学生介绍鲁迅其人及作品。 1881年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庭。1936年病逝于上海。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


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伟大奠基人。我们在初中学过他的作品有《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社戏》《雪》 2。《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题意为“早晨的花到了傍晚才拾起来”,是鲁迅在中年以后回忆自己青少年时的经历感受的集子,原题是《旧事重提》,这组散文,是浸透着儿时故乡瓜果的清新甜美滋味的小品,鲁迅把这美好的回忆散文,比作一组晨光里绽开的花朵,拾来自赏、自慰,而并不是直接为了战斗。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而不是投向敌人的投枪和匕首。我们前面提到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都是选自这一本集子。 3。简介作者的留学目的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医学,于1906年到东京开始从事文学活动,1910年回国后,继续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成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阅读这篇课文。

三、整体感知

教师播放朗读,学生聆听,完成下列任务: 1.标注出难字难词。

2.这篇散文是以什么顺序记叙的?又是以什么作为中心记叙的? 以什么为线索来记叙的?

3.注意:文章变换了几个地点?

4.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并说说各部分的大意。 学生听读后,讨论明确:


1、需要注意的字词列举如下:

(fēi)红:鲜红。 流言:流传的毫无根据的坏话。 (pīe)见:很快地看一下。 (jī)形:不正常的形状。 遗民:a.留下的在国外的人;b.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c.大乱后遗留下来的 人民。 不逊(Xùn):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它的名字叫。 2 明确: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以藤野先生为记叙的中心,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

3 变换了三个地点:①“我”在东京;②“我”在仙台;③“我”离开仙台

4、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13):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

第二部分(435)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

别,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

第三部分(3638):写“我”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四、研读,分析藤野形象

1、学生采用跳读方式。阅读有关写藤野先生的内容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学生活动)找出文中作者关于藤野先生的描写,说说作者初到仙台时,目睹耳闻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课文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形象? 回答后明确:

目睹印象——治学严谨

耳闻亲见——生活俭朴 学者形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6960fc25fbfc77da269b1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