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语境下有人说沉默的螺旋机制已经被消解,有人说沉默的螺旋加强了,请结合相关知识论述。 “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诺依曼于1974年首次提出,1980年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中给予了全面概括。 该理论认为: 1、个人意见的表面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个人在表明观点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意见时,则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意见时,则会屈于环境压力转向“沉默”或附和。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受群体压力改变态度的人越来越多,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迫使越来越多持不同意见的人继续保持沉默或追随附和优势意见。 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制约影响舆论。 其因素有三个:报道内容的高度类似性(产生“共鸣效果”);同类信息传达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和重复性(产生“累计效果”);媒介信息空前的广泛性(产生“遍在效果”)。 该理论的局限性: 其理论前提之一“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及其趋同行为,有待推敲。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尤其是“中坚分子”的重要影响。 该理论的意义: 把舆论形成过程的研究引向了社会心理分析。强调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作用,并指出了大众传播营造的“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对重新评判大众传播的效果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为探讨“沉默的螺旋”机制的网络环境下的变化,以下将从该理论存在前提进行分析。 1、个人对孤立恐惧的心理仍然存在 在新媒体时代下,以电脑为媒介的网络传播仅仅是给人提供了一种更加方便的交流媒介,隐藏在人内心深处的群体归属感并不会因此转变。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提到:“无意识的现象不但在有机体的生活中,而且在智力活动中,都发挥着一种完全压倒性的作用,这是现代心理学所确认的真理。”所以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属于人无意识心理中的一层,它不会轻易改变,所以,在当下网络传播发展中,人们心理结构上的变化,仅仅存在与表面。 2、群体压力仍然存在 网络空间中会发展出相应的群众与群体规范,而这种群体规范必然会令其成员产生于现实中类似的压力与社会孤立恐惧感。在网络空间中,ID本身就成为人的主体性的载体,虽然可以换ID,但是就同一个ID而言,其他ID对它的孤立效果仍然存在。ID和本人之间虽然有一定的可分离性,但个人还是会受到ID的影响。网络仅仅是提供给人一种新的交流工具,它不会改变人深层的心理结构。人作为社会一员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群体归属感,以及害怕被群体孤立的社会心理,是不可能轻易改变的。这充分说明了,网络空间存在着“沉默螺旋”形成机制。 3、网络传播起到了强化议程设置的作用 在网络传播中,网络传播媒介没有独立的采编队伍,他们大多数还是依靠传统的大众传媒报道的消息。并且,要想吸引受众的眼球,必须针对受众的需求进行信息的发布,所以散播于网络空间中的热点信息,具有很强的相似性。由于信息稍纵即逝,网络传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在信息传播的时间和上具有强的一致性。这些均体现了大众传播对事件报道的特点,议程设置的加强,便会加大对于这些优势意见的传播,从而加强沉默的螺旋效应。 因此,从“沉默的螺旋”的理论前提看来,该理论的核心内涵并未在新媒体时代发生颠覆性转变,更多地是一种表现形式的流变。不过,我们在对“沉默的螺旋”理论进行不同信息传播环境下的适用性讨论的时候,也应该采取一种更宏观的理论推进视角,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是否存在”的浅层问题,需转向“如何存在”的深层媒介效果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6e715e95d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