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语种人才市场的需求看外语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时间:2022-04-14 14:59: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从小语种人才市场的需求看外语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作者:陈及辛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1年第3



陈及辛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人才市场上小语种人才奇缺现象,使我们看到了调整外语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基于东三省小语种教学的优势,可以肯定,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这是一条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校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小语种人才;就业;专业设置;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103000702

一、问题的提出

自从高校扩招和各类二级院校规模不断扩大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这种现象近年来愈演愈烈,高校毕业生就业一年比一年困难,不仅是毕业生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就开始为毕业就业寻找门路,还有多少家长为此殚精竭虑,挖门子找关系,甚至高价疏通,或借助权势为自己的子女安排一个合适的工作岗位,这已经变成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更是雪上加霜,多少企业大幅裁员甚至倒闭,国内涉外企业大部分都陷入极度窘迫之中,还有一夜之间就蒸发掉的企业。那些被裁下的企业员工,或因企业倒闭而失业的企业技术人员,势必会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对此,不少人预测,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困难和考验。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不光社会关注它,党中央对此也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鼓励承担重点科研项目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吸纳符合条件的毕业生从事科研工作。企业吸纳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可按规定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中央如此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高校应该怎样做呢?应该拿出什么样的对策呢?我以为调整专业,发展学科建设,是目前高校解决毕业生就业难既实用又可行的办法之一。对于普通高校而言,这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高校毕业生自身的利益,又符合高校发展的特点。

二、对问题的分析

虽然在整体上,近年来出现了社会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但从专业应用和人才市场的需求来看,在局部地区的一些人才应用领域却出现了人才奇缺,供需失衡的现象。以外语为例,去年初,《长春晚报》就已在头版报道了我国南方小语种人才奇缺,一些企业高薪招聘小语种人才的消息,接着中华人才网等几家网站又相继报道了长三角地区急需小语种人才,并分门别类地列出了小语种急需人才的语种和行业,还就小语种人才从事的工作等级、部门、工作性质以及工薪待遇等列出了详细清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在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时候,对高校而言,一方面要看到外部经济形势的变化,另一方面也要从高校自身发展来看这种现象的出现。


自从我国加入了WTO之后,经济发展就呈现出新的格局,许多经济发达国家都看好了中国这个大市场,国外资本不断涌入,外资企业纷纷上马,拓展他们在中国的市场范围。其中尤以日本、德国、韩国为甚。且不说在汽车制造业,不是德系车就是日系车,韩国也不忘分一杯羹,在电子工业除了美国,韩国大有舍我其谁的架势。日本则看准中国精加工技术落后的薄弱环节,多年来一直努力以长江三角洲为中心,在中国建立一个以日企为核心的精加工基地。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寻求发展,除了他们的先进技术以外,还需要有人为他们的发展,为他们的技术输出做铺垫,需要有人为他们与中国政府的各相关部门打交道,需要有人为他们的产品在中国做宣传,需要有人为他们在他们的中国企业中管理中方员工,这当然就需要用到大量的外语人才,因为这是外企与中国进行沟通的最直接的办法。而本文前面提到的几个国家,除了美国,其余的都不是英语国家,是我们所说的“小语种”国家,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小语种人才奇缺现象的原因之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国家一直把英语默认为第二语言,这极大地推动了英语教学的发展。在教学设置上,除了外语学校、中学、大学都设有英语课程外,还有英语电视讲座、英语函授班、英语成人班、课外英语辅导班等等,甚至有的小学就已开设英语课,还有双语幼儿园,可谓是五花八门,不胜枚举。而英语教材、各类辅导书、试题集、影音资料等更是铺天盖地,到处都是。这固然使英语教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英语人才,而另一方面却忽视了小语种人才的培养,使小语种人才极度匮乏。以日语为例,十几年前,在吉林省的延边地区、白城地区等,还有相当部分的中学开设日语课,而近年来几乎都取消了日语课,改成了英语课,能够开出日语课的中学已寥寥无几,使高校日语人才的培养无以为继。而俄语、韩语等语种就更加可怜,每年高校招收的公外俄语、韩语新生只有两三人,甚至是零。这恐怕就是小语种人才奇缺的又一原因。

三、解决问题的思索

一方面是小语种人才无以为继,另一方面是小语种人才奇缺,面对这样的形势,高校该如何应对?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出:“继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引导高校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适应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温家宝总理的话为高校,特别是普通高校如何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形势指明了前进方向。相对英语人才过剩的局面,培养小语种人才有极大的发展空间。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东北三省在日语、俄语、韩语教学上一直存在着极大的优势,师资力量雄厚,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很多学校都有开设这些课程的能力。其实南方的一些高校早已看清了当前的形势,几年前他们就不断地到东北挖掘小语种人才。既然东北三省在小语种教学上具有雄厚的实力,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发挥这种实力,发挥这种集团优势,以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呢?结论是肯定的。对于高校外语教学而言,适当地调整专业设置或新增专业设置,这既是学科建设的需求,也是外语教学发展的必然。吉林省的高等教育水平在全国一直名列前茅,尤其是在日语、俄语、韩语教学上更是得天独厚。他们所创造的成果也不仅仅是体现在教育上,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早期译制片,哪一部不是借助高校的力量呢?

在新的形势下,高校的外语教学应该说是遇到了新的发展契机,特别是对普通高校,抑或是职业类专科院校,更是一个难得机遇,正所谓船小好调头,腾挪有空间。这类院校在小语种教学上,本已有一定的师资力量,且又有相应的吸引人才的能力,加上外聘,组织一支新的专业队伍,有着极为优越的条件。这既可以作为长线专业,以适应国家教育长期发展战略,也可以作为短线专业,适应国家目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当然新建一个专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是有了师资就可以的事情。这里高校不妨分几步走:一是建立新的外语专业,这需要有完备的师资队伍;二是建立双语专业,为保障毕业生质量,这可能需要适当延长学制;三是建立小语种方向的英语专业,而这对于普通高校来说,是一条极为便捷的道路,因为它对小语种师资队伍的要求不像纯专业那么严,只是在教材的选择上要慎重。通过多种尝试,高校总能找到一


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这样做既可以使外语教学的学科建设得到发展,又可以向国家,向社会输送大批急需人才,同时还可部分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四、结语

抓住机遇,就掌握了主动。当前形势对高校是一个机遇,对学生是一个选择,对教师是一份责任,对决策者则是一次胆量与智慧的考验。小语种人才在人才市场上的供不应求,为我们外语学科建设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可以预见,以小语种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契机,外语

的学科建设必将迎来一个美好的发展时期,我们的外语毕业生就业问题也将会得到相应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温家宝.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N. 吉林日报,200836.

2]臧莺. 各高校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大不同[N.东方教育时报,20101027.

3]记者手记 . 小语种人才“冷热不均”的启示[N.东方教育时报,20101027.

4]王智. 小语种 大市场[N.新华书目报,201011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73d02e09a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