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教学反思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教学反思一、教材内容的编排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关于分数意义的教学,遵循由简到难的一样教学规律,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安排在三年级上学期和五年级下学期两个学段进行教学。基于这一年龄段的小孩,他们对知识的学习要紧依旧以直观形象为主,小学数学教材中,分数这一内容安排有多种直观模型,如此的编排更适合小孩对知识的学习。 1、分数的直观模型 (1)实物模型,例如半杯牛奶、半个苹果儿童最早接触分数概念及其术语可能与空间有关, 而且更多是三维的, 而不是二维的,分数概念的引入是通过平均分某个实物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认识分数的,这些直观模型即为分数的实物模型。 (2)面积模型:用面积的部分整体表示分数。通过平均分某个正方形或者圆,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涂上阴影)认识分数的,这些直观模型即为分数的面积模型。学生在三年级要紧是借助面积模型初步认识分数。 (3)集合模型:用集合的子集全集来表示分数。这也是部分整体的一种形式, 与分数的面积模型联系紧密,甚至几乎没有区别, 但学生在明白得上难度更大。关键是整体 1不再真正是一个整体了, 而是把几个物体看做一个整体, 作为一个单位, 所取的一份也不是一个, 可能是几个作为一份。例如,在下图中,蓝色长条占全部长条的 。 分数的集合模型需要学生有更高程度的抽象能力, 其核心是把多个物体看做整体 1。 分数的集合模型的优点是有利于用比较抽象的数值形式表示比与百分比。这时, 我们把分数看做是算子, 即把分数看做是一个映射。例如, 下面深色长条与无色长条之比为 3∶2, 或者写为 。 分数的集合模型需要学生有更高程度的抽象能力,其核心是把多个看作整体1,因此是五年级学习分数的意义的重点,也是与三年级认识分数最大的不同。 (4)分数的数线模型:(数轴上表示的线段长度、点) 分数的数线模型确实是用数线上的点表示分数。它把分数化归为抽象的数,而不是具体的事物。 二、各种直观模型之间的关系 分数的数线模型与分数的面积模型有着紧密的联系:一个分数能够表示单位面积的一部分,也可表示单位长度的一部分,前者是二维的,后者是线性的,是一维的。 三、分数的数线模型:(数轴上表示的线段长度、点) 数线模型是数轴的前身,是数轴的局部放大和专门化,是用点来刻画分数。如图: 分数的数线模型相关于面积模型和集合模型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中并没有显现用数线上的点表示分数,然而在学习了真分数和假分数后显现了在数轴上表示真分数和假分数。(在学生明白得了分数的意义基础上,逐步抽象出数线模型)如:三年级认识分数时显现是多为用分数表示段的长度: 如:五年级认识分数意义时多用分数表示点(数轴),更抽象。学生明白得比较难。 四、数形结合 体会真分数和假分数分布范畴 把分数在数轴上直观地加以表示,这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小学生明白正的真分数是密密麻麻地分布在(0,1)区间上的,假分数分布在1区间上的,加强分数和数直线之间的联系,更好的体会到数形结合的妙处。 五、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的方法 1、确定各数所在的范畴看那个分数在那两个自然数之间; 如真分数 在(0,1)即0< <1 假分数: 在(1,2)范畴,即:1< <2. 2、找出1在哪里?重新等分,找出分数单位,即:标明1份是(1/几) ①在0~1这一段容易找到分数单位 ,关于分数 、 、 顺着数出分数单位的个数; ②在6等分格里找出分数单位 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明白分数的面积模型,那个地点是把每2格看作一份,即:分数单位 的地点, 能够按照那个分数单位去找。 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经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如何会向高层次进军?专门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畴专门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刻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如此,就会在有限的时刻、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纳范读,让幼儿学习、仿照。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3、对假分数 ,看有(5)个 ,顺着数过去,确定点。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奇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存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如此,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锤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看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成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7daaac95d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