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51篇:教研随笔∣文言文教学要关注“炼字炼句处”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童志斌教授提出的文言文教学要关注“炼字炼句处”和“章法考究处”,目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在的文言文教学,依然是重视字词讲解、记忆与语法知识的理解,教师甚至还会要求学生背诵翻译,为的是中考时翻译题不丢分。文言文教学已经成为“琐碎知识点”的记忆背诵课。前段时间,我听了某教师的文言文复习课,上课时教师站在一边,PPT呈现出了《送东阳马生序》的原文,只是把重点字词隐去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个人展示等环节,分别完成了课文第一二三四段的“解词”,接下来就是学生对重点句子进行翻译,翻译完第一段话就下课了。这的确是一节“常态课”,但也反映出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与复习备考方面的低效和偏颇,将大量的时间用在这些概念性知识的学习与记忆上,虽然确保了学生考试时基础知识题目得到了分数,但丢掉了重头得分题,即对文意的理解与把握。不仅仅是对《送东阳马生序》本身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教材文本的讲解,掌握文言文阅读的重点知识与阅读方式,再去理解课外的文言文。试想,如果一味按照上述教师的教学与复习方式,学生有能力进行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吗?真正的文言文学习能力,靠的不仅仅是记忆,还有理解与分析。 童志斌教授认为:“阅读文言文,其实是学习文言文:由在场或不在场的教师帮助,在疏通文字的基础上,通过赏析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理解古人的情怀——其所言志、所载道,其间贯穿对文言美感的感受。”这其实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不同的文言文教学路径。即改变过去那种“解词+翻译+内容概括+手法分析”的套路,抓住文言文的关键处,尤其是言语形式方面的特点,以此入手撬动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将字词识记、句子翻译、朗读感悟、分析理解等内容融为一体。前段时间,我到阜沙中学听课,上课的老师是刚工作两年的小伙子陈俊龙。陈老师执教的篇目是韩愈《马说》,他先把原文的标点去掉,请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断句,借此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此后就是朗读课文,学生自读,教师范读,前前后后将这篇课文读了十几遍。我个人是比较认可这种教学方式的,尽管在朗读教学方面还有值得改进之处,但每一次朗读,都会促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加深一层。 将课文读熟之后,教师又请学生去找“不”字,看看文中究竟出现了多少个“不”。我对这个教学环节还是十分认可的,这就是童志斌教授说的从“炼字炼句处”理解文本,同时也是依据一定的言语形式设计教学环节。据学生统计,文章一共出现了11个“不”。分别是:而伯乐不常有,不以千里称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其真不知马也。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么多“不”字呢?这就需要理解“不”在文意表达以及情感表达方面的作用。经过教师讲解,学生理解到,如此多的“不”字表明了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愤怒之情。对11个“不”字进行理解分析后,陈老师又将目光转向了“也”字,又请学生分析文中5个“也”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提示学生进一步关注“其”“是”等虚词。这样的教学环节还是令人耳目一新的。一般教师都认为,这些虚词中考根本不考,那就没必要花时间去讲解了。实际上,中考虽然不直接考查虚词的含义与用法,但在翻译、断句等题目中还是会涉及到的,即使没有涉及到,虚词与文意理解也有莫大的关系。从文言文理解上讲,反复出现的词语一定是值得关注的,言语重复点是言语形式的重要特点之一,从这些重复处入手,可以把握作者隐含的情感态度。 不过在评课时,我提了一个建议,还是之前反复提到的“将教学环节转变为学习环节”。就是说当教师捕捉到了这些炼字炼句、言语形式的细节时,不要总想着如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学生,而是要想着需要设计怎样的学习环节,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关键点。例如对于这11个“不”字,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字进行分类,看看这些“不”字与何种语意相关,而且有的“不”字是单独出现的,有的是成组出现的,这其中又会有怎样的区别?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并展示自己的理解。这样的教学环节,哪怕花了10分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7dca6cf56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