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书评

时间:2022-07-09 12:39: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书评

作者:刘振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14

要:中国从古至今在思想史领域涉及到的多是儒家圣人、道家真人、佛家高僧等。这些精英阶层的思想并不能代表整个历史,赵世瑜先生的《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涉及到以往被忽视的民间信仰和活动,我们看到一种与精英阶层理想图景完全不同的思想文化世界。庙会问题是本书关注的重点,在史料支撑方面,赵世瑜先生更多采用的是传统文献,即方志,其次是碑文资料。这些文本和实物资料的优点就是去官方化,更具有生活色彩,不失为一种独特的见解。

关键词:《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书评;庙会

作者简介:刘振(1990-),男,安徽泗县人,安徽大学2013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文化史。

[中图分类号]G25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4--01

赵世瑜先生的《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一书描述了明清时期庙会在百姓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并由此而衍生出背后一系列文化现 象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作者的研究视角由以往的帝王将相史政治史转向了平民的日常生活,以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1来取代精英思想。作者并没有把社会史写的繁琐不堪,而是恰到好处的把握了本书的结构。

该书主要由概说之部,地域之部和个案之部三个部分构成。在概说之部中提到中国传统社会的寺庙与民间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宗教在民间社会能够扎根的重要原因就是不断的世俗化,例如佛教传入中国后,自唐代创造出的俗讲、变文等传播形式,其目的在于吸引受众,从而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反过来从受众角度看,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农业成为国家经济命脉,与个体更是息息相关,许多寺庙的发展都与农业有联系。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很大一部分是靠天吃饭,在干旱的年景,上到帝王下到黎民,对于求雨行为总是作为大事来处理。另外寺庙的发展与祈福、生育等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社会中,也一直存在着送子观音的信仰。

总之,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民间对于宗教及其外在形式的存在体——寺庙的信仰是出于功利主义的实用目的,而不是单纯的信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8a7840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