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对待语文阅读的答题模式 作者:郭成亮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上旬刊》 2017年第3期 【摘要】 语文答题模式有其弊端,但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们需要分清答题模式强化训练的阶段和掌握恰当的训练方法,才能使之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关键词】 语文答题模式弊端合理性阶段和方法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许多一线语文老师一味追求语文答题的模式化,关注语文答题模式,把语文课上成“数学课”,一步一步地套取,更有其者,答题模式化,语文课堂也是模式化地解读文本,把本身应该充满文化气息、诗意的语文课上的枯燥乏味,死气沉沉。理解文本是答题的关键,我们应该更多在文本理解方法的传授上下功夫,如果一个学生连文章都读不懂,又该如何答题呢,答出来的也是一些脱离文本的套话。答题模式化也是经不起考试、阅卷的检验,中高考试卷的试题也在不断改革,答题模式不再百试不爽;阅卷也越加地严格,我们应该以阅卷的导向来调整答题的模式化,杜绝不涉及文本的理解而是隔靴搔痒的套话。语文答题模式化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为什么会被许多一线老师追捧?说明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对待这一问题呢? 一、语文答题模式化存在的弊端 (1)过分强调语文答题模式,忽视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答题的空话、假话、套话 在阅卷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的错误答案形式也是大同小异,不管是阅读中的信息概括题、语句理解、语言赏析等题型,我们会发现学生的答案形式都是相似的,我们经常强调“一切答法,皆在题上;一切答案,皆在文中”,可是我认为这一切的前提条件、关键因素在于“理解”,“理解”是语文学习的灵魂。答题方法与方向的判定,首先我们得对题目有着准确清晰的理解,理解题目的意思,分清题目的类型;题目的答案直接或者问接都会在文中出现,题目答案的正确与否取决于文本的理解。所以我们想完整准确地完成题目的解答,关键在于题目和文章的理解,我想我们更应该在理解能力的培养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 (2)过分强调语文答题模式化抑制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削弱了学生思维能力 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可是,当下的语文教学重视模式化地培养,一味迎合考试的需要。 在任何一次考试之中,学生阅读题的答案里“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总结全文”“引发读者的阅读疑问”等总是出现的高频词汇,这种阅读理论性的话语是答题必须的,然而其必须要结合具体文章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回答,而绝不是不痛不痒的理论性话语,“为下文什么样的具体内容做铺垫”“引出下文什么具体内容”“总结什么样的中心主旨”“引发读者什么样阅读疑问”,这些文学理论性的话语,必须要结合具体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否则,答题就是空洞无效的。我们会发现当阅读中经常会考查“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当然,题目的问法是多样的,学生的答案千篇一律“1渲染气氛、2烘托人物形象、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4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好多学生将全部的套语答在答题区域,这样隔靴搔痒模式化的话语,缺乏具体的思考理解,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狭化了学生思维空间,使学生遇到问题总是模式化地应答,机械地应对,而没有发挥自己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思考,模式化的解答使学生的思维懈怠,必然不会出现富有思想而个性化的解答。 (3)过分强调语文答题模式导致语文人文性的缺失,语文的课堂少了“语文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共生的,语文学科的本质应该是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过分强点语文答题模式并不是正确地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这是一种机械的缺乏语文味的教学,将充满文化气息诗意的语文课上成了概念课,这样的语文教学实质上不是正确理解语文工具性的基本特征。不仅没有正确完成语文工具性方面的教学目标,而且导致了语文课人文性的缺失。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必须要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这种语言的训练应该是充分建立在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和运用之上。努力寻求语言训练与人文感悟的最佳平衡点,正确完成语言训练,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品味从文本世界中体味散发出来的深厚的文化意味,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让文本的文化意蕴得以最大限度的提升,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二、语文答题模式存在的合理性 在适当的时期,运用适当的方法强调语文答题模式,有利于规范学生语文答题,提高学生答题的技巧。经过许多年的语文教育,学生的大脑中都储备了一定量的语文知识。中学语文的知识点是一定的,在考试中,同学们更多的情况下,并不是对于语文知识点没有掌握,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会出现答题方向的偏离、要点缺失等看似“失误性”丢分?原因在于学生不清楚哪个知识点应该具体运用在哪个方面。当我们的学生理解能力达到一定的底蕴,强调规范性答题是必要的,然而,这绝不是等同于每个语文知识点和题型模式化地套用,这一过程是充分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 在昆山市2014-2015学年初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测试当中,有一道文言文的文言字词的选择题“选项中与例句‘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中‘船’字用法相同的选项是哪一项?”选项中正确答案是“其一犬坐于前(《狼》)”。学生的得分率很低,我想关键在于学生对于“状语”这一知识点概念不清,我们应该在学生可以掌握的范围内进行适度地讲解汉语的语法,我们还可以运用英语的语法适度有所取舍地进行汉语语法类比讲解,绝不能因为害怕学生不理解而去模式化地从词语在句中位置的角度判定,这是有失科学性的。在教学实践的过程当中,对于“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这句话中的“船”作为状语的理解,我发现学生是容易理解这句话中的“船”应该解释为“用船”,可是学生是不理解为什么在这句话中“用船”是状语而不是作谓语,实质上也就是“用”词性的判别,然而对于“用”的词性辨别,不宜对初一的学生讲解,况且对于“用”词性的判别学术界历来存在争议,我想,我们在课堂上可以尝试着把这句话翻译成英文“a meddlesome person carried a donkey with theboat”当我们把这句话翻译成英语,“船”作为状语便容易被学生接受理解。 三、答题模式强化训练的阶段和恰当的训练方法 对于学生答题的规范性的强调我们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然而对于每一个知识点可能的模式化解读我觉得不宜在初一乃至初二的上学期过分地强调,更不能让学生去当作数学概念一样死记硬背。在前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侧重于学生语感的培养,理解能力的提高,语文知识点的总结应该是一个自发和积累的过程,不能够是我们老师急功近利地“填鸭式”灌输。每一个语文知识点的理解应该是学生习得和学得相结合的过程,语文阅读的积累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到一定的程度,我们老师再带着学生去总结、提炼,这是一种基于经验的阅读,建构起有关语言运用的基本图式。 教学内容必须由教学双方在教学实践中现实地生成出来的,语文教学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成并完成的过程。语文知识点的教授的过程就是师生自主参与、共同学习、相互创生的过程。现代文阅读的专题复习,是一个长期的“磨合”过程,考生必须重视老师的解题指导,在“实战演练”中不断的揣摩命题意图,调整答题思路,锤炼答题技巧,从而形成一套适合于白己的答题模式,这样才会有质的飞跃。如果以生搬硬套、乱贴标签的方式答题,势必会犯邯郸学步的错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8f7badd74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