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苏轼及其豪放词风,体会《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 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研习文本,鉴赏品味词作雄浑豪放的意境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作者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以旷达的态度面对 坎坷。 教学重点: 领悟苏轼“人生如梦”的感慨和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的旷达洒脱情怀。 教学难点:感悟苏词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的特色。 教学方法:诵读感悟法、赏析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历史的天空中,闪耀着一颗璀璨的明星,他就是苏轼。苏轼才华绝代,却以亲切之怀待人;一生坎坷,仍以乐观旷达之心处事。如果没有苏轼,北宋乃至中国文坛不知要失色多少。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苏轼的世界,聆听他超越千年的感概。 二、了解生平及写作背景 (一)介绍三苏祠及苏轼生平 (二)介绍写作背景 三、解题 带领学生回顾词的知识 念奴娇:词牌名 。规定一首词的调子、字数、句数等,与词的内容无关。 赤壁怀古:词的题目。交代一首词的写作时间、地点、写作动机等,与词的内容紧密相关。 四、朗读 (一)名家范读 (二)学生自读 (三)生读,师指导 五、理清文章脉络 观眼前之景————思历史人事————抒一己之情 六、感受景 1.提问:上阕描写了赤壁古战场怎样的景色?它的特点是怎样的? 讨论明确:雄浑、壮阔,撼人心魄,气势恢宏、磅礴、似有气吞天下之势等等。 2.提问:哪些词让你感受到雄浑壮阔的意境?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明确:三个词——淘、穿、卷。 淘——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的气势,创造了一个旷远、深邃的意境,将景与人融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极为广阔邈远的时空背景。 穿——写出了山岩高耸入云的动势以及山崖的陡峭。 卷——写出了浪花的汹涌,而用“千堆雪”形象真切。 七、感悟人 (一)体会周瑜形象 1.问:这样的背景下,写出了怎样的周瑜? 学生找出有关周瑜片段的描写并朗读。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抓住关键词“公瑾”(称字,而不是直呼名讳,有着对周瑜的尊敬,亲切。) 2.“初嫁”(与“出嫁”,效果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教师点拨:苏轼记周瑜,主要是记起赤壁之战,但在此却插入了10年前的生活细节,“小乔刚刚出嫁”,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但如果按实际情况选择了“出嫁”这个词语的话,小乔已为老乔,那么便不够美了,而周瑜同样的也在变化,所以美女衬英雄,以“小乔刚出嫁”这点更衬出周瑜的年轻有为、春风得意,足以令人艳羡。 “羽扇纶巾”(周瑜装束儒雅、风度翩翩,更显出了他作为指挥官的那种潇洒从容。) “谈笑间”(作为统帅的周瑜从容、沉着、举重若轻。) (二)感悟苏轼 1.对比周瑜、苏轼。 江山依旧,人事全非。赤壁是周瑜建功立业的战场,却是苏轼被贬谪后流连的去处。面对着这样的周瑜,苏轼心里自是有个比较,且看二人的对比资料: 周瑜————苏轼 年龄: 34岁 47岁 生活: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外貌: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际遇:功成名就 壮志未酬 2.理解苏轼的人生态度。 ⑴读后五句,评述大意。注意理解苏轼的旷达之情。 “多情”:对建功立业的向往,对壮志难酬的感叹。 “人生如梦”虽不免消极,也只是一闪而过(掩盖不了全词的豪迈精神),下面的转语“一尊还酹江月”便冲破这种情绪,表现了一种豁达的胸襟和对于生活的热爱。正如《前赤壁赋》所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对人生宇宙的朴素辨证思想,使作者得以自我排遣。 (2)延伸感悟(2015年5月28日 人民网刊载) 缘何挚爱苏东坡 历史上,写苏东坡的文章实在是太多了,我在想为什么千年之下,会有那么多人如此热爱这位潦倒的老头?他那沾满风尘的长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样的魔力呢? 苏东坡绝对算得上不世出的天才。他不只是诗词、散文、书法、绘画样样精通,他还是一位酿酒师、工程师、美食家,甚至瑜伽术的修炼者。他元气淋漓、多才多艺的生命实在让很多人目瞪口呆,从而深信人之才具真真判若云泥。但是这些还不足以让苏东坡成为一颗异常闪耀的文化恒星,他之所以能为后世不断挂念、书写,是在经历乌台诗案、谪贬黄州之后,逐渐形成的一种历经困厄、返璞归真的赤子童心式的文化人格。 八、布置作业 有人说,如果苏轼在他的一生中没有被贬,没有遭遇那么多的挫折,那么也 就不会有现在的《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试以“挫折与人生”为话题,写一段不少于100 字左右的语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93fbd5974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