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恐龙无处不有 学习目标: 1、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体会本文简练、缜密的语言。 2、学会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来阐释事理。 3、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爱好科学、主动探索的精神。 一、导入新课: 大家是否看过《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是中国的一部科幻大片,电影内容想象丰富,令人震撼。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所写的《新疆域》也是一部科幻作品,在文中他写到在很多年前,恐龙遍布地球各地,为什么在6500万年前灭绝了呢恐龙化石又让我们想到什么呢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板书),看他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 出示问题:1、恐龙生活的环境是什么2、在不同地域(包括南极)发现了恐龙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秘密呢 二、合作探究 在上课前,大家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分了四个专家团,地理专家团在哪里生物,物理呢语文专家团今天我们看哪一个专家团表现的好,老师有礼物送给大家哟。看怎样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大家分组展开讨论: 预设:生物 恐龙生活的环境,温带和热带环境。第二个问题,哪一个专家团给大家分享。好,有谁来补充吗老师顺势板书: 南极化石——漂移说、迁移说——“板块构造”理论——漂移说 发现问题——提出假说——科学验证——得出结论 逻辑顺序 大家由探究这篇文章,能否悟出科学探究的奥秘: 这种顺序在说明文中我们叫做逻辑顺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发展能力。为社会多做贡献,说不定咱们班出几个大科学家呢! (老师给学生讲个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1912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床前方是一幅世界地图,他没事就看这张世界地图,有一天,他突然发现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口突出的部分,同非洲喀麦隆海岸凹进去部分,形状竟会如此相似,北美洲的东海岸凹进部分和欧洲的西海岸突出的部分也非常吻合,于是,他非常兴奋,后来病也很快好,他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求证,大胆的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地理、生物涉及的科普知识较多,因为咱们今天上的是语文课,文学专家团站在语文的角度,要有语文味道,那么语文专家团着重分析分析说明方法,说明语言有何特点呢 预设: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 说明语言:准确性。 同学们,学到这里,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在34页最下面一行提到: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让我们用同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第二篇短文。 下面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快速阅读第二篇短文。 出示问题:对于6 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几种理论你的看法又是什么 预设:这个问题可能比较难,提示:斯石英是如何形成的(物理专家团解读) 强调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就是逻辑顺序。 语文专家团分析语文知识。师可以提出问题,让语文专家团回答。如: 第十段最后一句,说明了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这是类比)风趣幽默,表现了思维的活跃。 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这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因为金刚石太珍贵了。作者随笔幽默了一下,也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 好,大家今天的思维也比较活跃,老师先奖给大家第一份礼物,看星球装地球的视频。 在历史上,星体装地球真发生过,所以我们进行天文地理的研究,其现实意义是非常大的。 三、学习这篇文章,大家得到什么启示: 启示一:看问题从多个角度去研究 启示二:敢于大胆想象和猜测 启示三:看问题不是简单化和孤立化 启示四:学会举一反三 今天,那个组表现的最优秀,老师把《新疆域》一书做为今天的礼物送给大家。希望大家读了这本书之后,对大家有更多的启发,对科普知识有更多的认识,说不定将来有可能获诺贝尔奖呢! 四、文化引领: 课下阅读《新疆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9458182bf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