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治疗法则 分为“正治法"和“反治法"两大类。 一、正治法:就是用性能与病证相反的药物去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使之恢复正常。下面仅就《内经》中关于治疗法则的论述摘录如下: 1、适用于寒证的:“寒者热之",“热因寒用(指药为了寒证而用)”。 2、适用天热证的:“热者寒之“, “寒因热用”。 3、适用于虚证的:“劳(疲劳)者温(温养)之",“燥者濡(滋润)之”,“散(耗散如多汗之类)者收(收敛)之,“损(虚劳亏损)者益(补益)之”,“逸(安逸如瘫痪痿痹一类)者行(如活血通络)之”,“惊者平(镇静)之”。 4、适用于实证的:“坚(痞块一类)者削(攻伐)之”,“客(外感一类)者除之”,“结(瘿瘤一类)者散(消散)之",“留(积滞一类)者攻之”,“急(痉挛一类)者缓(舒缓)之"。 因为这种治法是按常规的方法治疗,如以寒(药)治热(症),以热(药)治寒(症),所以称为正治法。又因为药物的性能与病症相逆,所以正治法又叫逆治法,《内经》所说:“逆者正治”,就是这个意思,正治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最普遍的治疗法则。 二、反治法:疾病的变化是很复杂的,在一般情况下,疾病的本质与反映出来的现象是一致的。例如里寒证,表现为身寒,手足不温,喜热恶寒等寒性证状:里热证,表现为身热大汗,口渴喜凉饮等热性症状。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常能出现疾病的本质与现象不一致的情况,如热证表现出寒的症状(即真热假寒),寒证表现出热的症状(即真寒假执)。在治疗时,就要透过现象治其本质,我们常取和疾病症状性质相同的药物和治法进行治疗,这种治法是顺从病症的现象而治,所以也叫“从治法",《内经》所说“从者反治’’就是指的这种治法,但是“反治法的实质仍然是针对疾病的本质按照“正治法"的原则来进行治疗,所以反治法是一种应变措施,它仍属于逆治法的范畴。正如《内经》所说“其始则同,其终则异”,所以反治法在治疗上是有其一定特殊意义的。这种方法多用于假症,假症是从表面观察来决定其相反的病因,如口渴不一定是热证,怕冷不一定是寒证,最浅显的如湿热痢疾大便频数,但便而不畅,不能为了频数而采用“散者收之”的治法,相反地应予通利以排除肠内积滞;又如腹满症,有属于虚性的,因为脾胃虚寒,消化机能薄弱引起,不能误作“坚者创之",该用温中扶养才能加强机转。故以原因疗法来说,还是不离正治范围,例如《内经》中关于“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的论述就是反治法的具体应用。 1、热因热用:即是以热治热,适用于内其寒外假热之症,例如《伤寒论》少阴篇说: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通脉四逆汤主之”,少阴阴寒内盛,阳气衰竭于里,故里见下利清谷,外见手足厥逆。阳虚脉气衰微,故脉微欲绝。但因阴盛于内,格阳于外,致使虚阳外浮,故见身反不恶寒,面色赤(戴阳证)等内其寒外假热的本质与现象不一致的症状。所以用通脉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温其少阴真寒,方中附子、干姜大辛大热,对其假热象来说,则是以热治热的“反治法”。 2、寒因寒用:即是以寒治寒,适用于内其热外假寒之证,例如《伤寒论》说: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厥是四肢厥冷,乃假寒之象,邪热郁结在里,里有热,故见脉滑,内热郁闭,格阴于外,故反见四肢厥逆等本质与现象不一致的内其热外假寒的所谓“热厥”证,治用清热生津的白虎汤,清其气分之热。 3、塞因塞用:用滋腻补塞的药物,治疗闭塞壅滞的病症,即是塞因塞用。主要适用于因虚而出现壅滞、瘀结等假实症状的病证。例如因脾虚不运引起的腹胀,用补中益气汤或参 苓白术散等方健脾益气,脾气健运,则腹胀自消;又如气虚血枯引起的闭经,用八珍汤等补益气血的方法,气血旺盛,则月经自然按时而下。上述腹胀,闭经都是闭塞不通的病证,治 用滋腻补塞的药物,就是“塞因塞用”的方法,所以塞因塞用是以补开塞。 4、通因通用:用通利的方法治疗通泄的病证,即叫“通因通用”,适用于邪实结聚而出现通利症状的病证。例如因瘀血所致的崩漏,用活血化瘀(可用四物汤合失笑散)的方法;因食积所致的腹泻,用消积导滞通下(可用枳术导滞丸)的方法;因湿热结滞所致的痢疾,用行气导滞泄热通便(可用木香槟榔丸)的方法;又如《伤襄论》说“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此外,还有“反佐法",适用于大寒大热,用正治法服药抗拒,药物下咽即吐的病症。具体应用有两种情况: 一是在方剂的组成中,使用反佐的药物,即在温热的方剂中少佐苦寒药,或苦寒的方剂中少佐温热药,以防止疾病对药物的格拒、对抗作用。例如《伤寒论》中“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而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少阴病,阳虚于里,里寒下利,阳气衰微而脉微,予白通汤,用附子、干姜、葱白温阳逐寒。但如阴盛阳竭,利下不止,厥逆无脉,阴阳格拒,出现干呕而烦,以致药不能下咽,故于白通汤中再加猪胆汁作为诱导。 一是服药方法上的反佐,即热证用寒药的热服法,或寒证用热药的冷服法。《内经》中所说的“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以及后世医家(李东垣)所说:“姜附寒饮,承气热服”等,就是指的服药方法的反佐法。 另外,有时可遇到以寒治热,以热治寒,不但未收到效果,反而使症状更加重的;我们就应以《内经》“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的法则来处理,假使我们在临床上遇到“以寒治热,以热治寒"正治之法,投药无效,反因药的寒热而随生寒热,正如王冰所说:“以寒疗热,治热未已,而冷疾巳生;攻寒日久,而热病更起,热起而中寒倚在,寒生而外热不除。欲攻其寒,则惧热不前,欲疗其热,则怕寒又止"。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内经》明确指出用“取之阴,取之阳"的方法来治疗。如何取阴取阳呢?那就应当通晓这种病理机转,张景岳在《类经》中清楚地告诉我们; “诸寒之而热者,谓以苦寒治热而热反增,非火之有余,乃其阴之不足也,阴不足则阳有余而为热,故当取之于阴,谓不宜治火也,只补阴以配其阳,则阴气复而热自退矣",实际临床法则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办法,用六味以滋阴即是。例如对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的患者,虽见热症的咽干、目赤、五心烦热、舌红等,也不能治火,如误用龙胆泻肝汤,或泻青丸等,会使病情加重,只有补阴,用六味地黄汤等,肾阴足则阳自不亢,虚热也自消失。“诸热之而寒者,谓以辛热治寒,而寒反甚,非寒之有余,乃其阳之不足也,阳不足则阴有余而为寒,故当取之于阳,谓不宜攻寒也,但补水中之火,则阳气复而寒自消也’’。临床治法即“益火之源以清阴翳”,如用桂附八味丸之补水中之火即是。例如对真阳不足的患者,虽见寒证,如形寒肢冷,畏风恶寒,腹冷等,也不能治寒,如误用辛热药治寒,则寒反加甚,只有补水中之火,用桂附八味丸,待肾阳足而寒的现象自然清除。上述的反治法,不同于“热因热用,寒因塞用"等反治法,而是一种阳病取阳,阴病取阴,所谓“求其属也”的根本治疗法则,和正治法,反治法的精神上是一致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ab8226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