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名词解释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法于阴阳:效法自然界寒暑往来的阴阳变化规律。 2. 形神俱全:形神健全。 3. 虚邪贼风:泛指异常气候和外来致病因素。 4. 恬淡虚无:思想闲静,没有杂念。 5. 陈发:春季阳气生发,万物复苏,植物萌生的大自然景象。 6. 蕃秀:繁茂秀美。 7. 容平:秋季万物成熟,形容平定不再生长的自然景象。 8. 飧泄:泻出来消化的食物。又称完谷不化的泄泻。 9. 闭藏:冬季阳气内伏,万物潜藏的自然景象。 10.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人在春夏季要顺应自然界生长规律调节阳气,在秋冬季节要顺应自然界收藏的规律调养阴气。养阳即养生养长,养阴即养收养藏。 11. 内格:人体内在生理性能与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不相协调。 12. 神明之府:阴阳是产生自然界万物运行变化内在动力的场所。 13. 本:指阴阳。 14. 瞋胀:胸膈胀满。 15.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药食气味纯阳者易化壮火,令正气虚衰;药食气味温和者易化少火,令正气盛壮。 16. 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药物饮食的纯阳作用销蚀耗散人体的元气,人体的元气赖药物饮食的温和作用;药物饮食的纯阳作用供养耗散人体的元气,药物饮食的温和作用补养人体的元气。 17. 热胜则肿:火热内郁,营气壅滞肉理,聚为痈疡红肿。 18. 寒胜则浮: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气不行,聚水成为浮肿。 19. 濡写:又称湿泻,由湿邪伤脾所致。 20. 罢极之本:肝主筋,筋主运动,筋脉运动强健有力,赖于肝血和肝气的濡养,所以称肝为罢极之本。 21. 传化之府:传导消化水谷及糟粕的场所。 22. 魄门亦为五脏使:指肛门启闭功能,依赖五脏之气的调节,而其启闭正常与否,又影响脏腑气机的升降。 23. 毛脉合精:肺主气,心主血脉,毛脉合精,即气血相合。 24. 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指经脉中的精气,正常运行而不紊乱,流行输布于肝心脾肾四脏。 25. 气归于权衡:言精气化为血气入于血脉,精气的敷部要保持平衡生理状态。 26. 太阴主内,太阳主外:营卫之气的循环,营行脉中,始于手太阴经复会于手太阴经,故曰太阴主内。卫气行脉外,起于足太阳经,复会于足太阳经,故曰太阳主外。 27. 合阴:半夜子时阴气最盛,营卫二气俱行于阴而大会,故曰合阴。 28. 上焦如雾:形容上焦心肺宣发布散水谷精气功能,如同雾露弥漫灌溉全身。 29. 中焦如沤:形容中焦腐熟水谷,吸收精微功能,如同沤渍食物,使之变化。 30. 下焦如渎:形容下焦肾和膀胱如同沟渠排泄水液的功能。 31. 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虚邪遇到正气虚弱之人,则会留滞于人体而发病。 32. 两实相逢,众人肉坚:正气充实的人在正常气候下,就会身体健康。 33. 薄厥:古病名。因大怒而气血上冲,脏腑经脉之气阻绝不同所导致的昏厥病症。 34. 煎厥:古病名。阳气亢盛,煎熬阴精,阴虚阳亢,逢夏季之盛阳,亢阳无制所致阳气上逆昏厥的病症。 35.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意为通过食肥甘厚味之品,会使人发生疔疮。 36. 气门:汗孔。 37. 肠澼为痔:肠澼,即下利便脓之类疾病。 38. 洞泄:指水谷不化,下利无度的重度泄泻。 39. 玄府:汗孔。 40. 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热病未满三日,病邪在三阳之表,可用发汗解表法使热退;已满三日,邪入三阴之里,用清泄里热法使热平。 41. 食肉则复,多食则遗:热病之后。脾胃气虚,运化力弱,食肉则不化,多食则谷气残留,与邪热相互搏结,故有遗复。 42. 阴阳交:指阳热邪气入于阴分与阴精正气交结不解,是外感热病过程中邪盛正衰的危重证候。 43. 三死:汗出复热而不能食,脉躁疾,狂言三症。 44. 行痹:以肢节疼痛游走无定处为特点的痹证,亦称风痹。 45. 痛痹:以疼痛剧烈为特点的痹症,亦称寒痹。 46. 著痹:以痛处重滞固定,或顽麻不仁为特点的痹证,亦称湿痹。 47. 肺热叶焦:形容肺叶受热,灼伤津液的病理状态。 48. 宗筋:此处指众筋,泛指全身之筋膜。 49. 平治于权衡:治疗水肿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而使之平衡协调。 50. 去菀陈莝:去除郁久的恶血。 51. 阴气未动,阳气未散:文互相备的修辞。言平旦之时,人刚刚醒寤,体内阴阳之气未因进食劳作而被扰动、耗散。 52. 真藏脉:是脉无胃气而真藏之气独见得脉象,如但弦无胃等之类。 53. 杂合以治:根据五方病人及其所患疾病不同,综合五方各种治疗手段或方法予以治疗。 54. 神不使:神机衰败,不能使针灸、药物发挥治疗效果。 55.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用寒药治热证,热势不减者,为阴虚发热,当用补阴法治疗。 56. 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用热药治寒证,寒象不消者,为阳虚生寒,当用补阳法治疗。 57. 因其轻而扬之:病邪轻浅的病症,当用质轻而升散的药剂或方法治疗,以驱邪外出。 58. 因其重而减之:病情深重者,应逐步攻减邪气。 59. 因其衰而彰之:气血虚衰的病症,要用补益的方法,使气血充盈而彰显。 60.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形体虚弱者,需用益气的方药予以温补;阴精不足的病症,当用味厚的药食进行滋养。 61. 其高者,因而越之:病位高,邪在上焦时,应因势利导,运用升散、涌吐的方药治之。 62. 其下者,引而竭之:病位低,邪在下焦者,亦应因势利导,运用荡涤、疏利的方药引导邪气从下而去。 63. 中满者,写之于内:对中焦胀满的病症,以消导的方药,使积滞消除于内。 64. 渍形以为汗:用汤液浸渍、熏蒸形体肌肤,使之出汗。 65. 其剽悍者,按而收之:对病势急猛的患者,医工需迅速采取措施,制伏病势。 66. 血实宜决之:血分邪气壅盛,血行不畅而瘀滞者,治疗宜疏通脉道,常以针刺破血或以药物活血通瘀。 67.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张介宾注:“阳盛者阴必病,阴胜者阳必病。如《至真要大论》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启玄子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皆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之道也。” 68. 定其血气,各守其乡:吴崑注:“定,安也。诸经皆有血气,宜安定值,使之各守其位,不得出位乘悔也。” 69. 气虚宜掣引之:掣引,即指补气升提之法。张介宾注:“掣,《针灸甲乙经》作掣,挽也。气虚者,无气之渐,无气则死矣,故当挽回其气儿引之使复也。如上气虚者升而举之,下气虚者纳而归中,中气虚者温而补之,是皆掣引之义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4eac3c4da38376baf1fae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