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转化案例9

时间:2023-02-07 15:39: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生转化案例



一、学生情况

这学期,班里转来很多新生,靳金鹏,来的比较晚,是从四川转来的,刚开始,各方面表现都还成,因此,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表扬的话说的比较多,可是,该生不仅没有更上一层楼,反而越来越走下坡路了,表现为,听讲状况不认真,成绩下滑,上课偷偷吃零食、玩小东西,作业三番五次不完成,个人卫生较差,而且家庭练习册、作业本保护得不好,经常弄得油乎乎的,一问才知道每天几乎都是边做作业边吃零食。针对这些问题,请家长好几次了,每次批评教育时,该生都能保证坚决改正这些不良习惯,但是坚持不到一周,就把自己的承诺抛之脑后了。 二、问题成因分析 1、家庭原因

该生家里是开饭店的,父母比较溺爱这个儿子,由于工作原因,也没有时间去管孩子,回家之后都是先吃,孩子吃完就去玩了,等忙完了,孩子也睡觉了,也就顾不上检查作业了。而且,孩子的零用钱比较多,他的那些玩具、零食都是自己在外边买的。 2、自身原因

通过和家长沟通,原来该生没有上过幼儿园,一年级的时候是跟着爷爷奶奶在老家上的,离父母比较远,没有人管他,放任自流惯了,从小养成了懒惰的学习习惯。刚开始的表现也许是因为对学习环境还很陌生,还能控制自己,后来熟悉了,就犯老毛病了,也说明该生自控能力比较差。 三、教育措施及实施过程

面对这样的学生,我首先找到他的家长,与他们沟通,了解家长的观点,可是令人很失望,父母只保证会督促他,对我说老师我都拿他没有办法了,他在老家时比这还严重呢,我们也没时间管他,您说我们该怎么办啊?我想,既然家长都这么说了,如果再继续找家长,把责任都推给家长,估计家长不是不管不顾,就是打之骂之了,这样反而更糟。因此,我只是告诉家长,希望他们能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并督促他按时完成作业,改掉边吃边写,边写边玩的习惯,严格控制零花钱,每天检查书包,不该带的东西坚决不带。后来,家长还是比较负责任的,而且也做到了及时和我沟通。

根据该生的情况,我知道对于他的转化,绝不能简单地运用表扬的方式或者惩戒的方式,而应该赏识先行,培养他的自信心,同时培养师生之间的情感,再辅以惩戒的方式,最终达到转化的效果。

赏识不是盲目的夸奖,对于问题学生的赏识,更是应该把握好原则。首先,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到该生的闪光点,真诚地表扬他。通过观察,我发现该生体育成绩特别好,所以特别爱上体育课,每次站队去上课,他基本都做到了快,静,齐,因此我特意表扬他,鼓励大家向他学习。课后我又找他单独谈话,希望其它课也能按要求去做,给同学树立榜样。在我的课上,只要他表现好我就时不时地表扬他,而且也经常叫他回答问题,以保障他能认真听讲。受到表扬之后,周围的同学都喜欢跟他在一起做游戏了,他也开心起来了,尝到了甜头之后,我又找到他谈话,一一解决其他问题,慢慢地,他听讲状况有所改善,偷吃零食的习惯也改了,当然也有家长的配合,严格控制了零花钱的供给。对他,我没有以分数论英雄,而是耐心地帮助他分析失分原因,他看我这么耐心,也没有批评他,感受到了我其实也挺喜欢他的,虽然他没有说什么,但是,我发现他进步了,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了,作业也基本能按时完成了。偶尔也会犯老毛病,我知道了,在问题学生转化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风


顺,因此,除了要运用好赏识手段之外,还应该辅以惩戒的方式。

有一次,他的作业又没有完成,而且交上来的练习册又是油乎乎一片,我特别生气,以为之前的辛苦都白费了呢,我没有像以前那样找他谈话,上课也不再关注他,他垂头丧气地过了一天,第二天,他主动把作业补完了,我一看,还不错,因此又像以前那样对他了。我想,他可能意识到了自身的问题,并进行了反思,觉得挺对不起我的,所以才会主动改正错误。我想,当问题学生重复犯错时,老师可以明确以口头或者实际行动的形式向他表达自己的失望之情,以此来引发他对自身行为的思考。 四、案例反思

在这个案例中,我明白了,在学生中大部分学生是好的,或者是比较好的,问题学生只占学生的极少部分,对侍问题学生,我认为做教师的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有爱心,当教师的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行业,就决定了自己一生要与孩子打交道,要爱自己教育事业,要爱每一个孩子,包括问题学生。二是要有耐心,做教师的如果没有耐心是很难做好工作的,在学生中问题学生是必然存在的,不可能一班的学生都是听话的孩子。一个班级肯定既有好生,又有差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责任人——班主任,千万不能因为问题学生学习不好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反之,我们应该用爱心打动他们的心灵,用耐心促使他们转化。最重要的就是要充分了解问题学生,把赏识和奖惩有机结合起来,虽然他们身上有很多不足,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多一份爱,少一份斥责,这样,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b3c1e8430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