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片段,学习安徒生用幻觉表现人物心理的写法,感受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2.运用幻觉表现人物心理的写法虚构幻觉,生动展现练笔对象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点即目标2。) 二、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对《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熟稔于心,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生动复述文中小女孩几次点燃火柴所出现的幻境。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堂练笔作业纸(带格子的作文纸,便于补充修改,清晰展示。)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实物投影。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一次练笔,真实展现学习起点。(5分钟) 1.出示“冰山一角”的图片,引导学生看图,引出课题。 2.布置练笔任务:观察四幅图片素材,揣摩图中人物的所思所想,然后任选其一,写一写人物的内心世界。 3.学生练笔,教师巡视。 4.指名学生展示练笔片段,其他学生认真倾听,个别点评后,引导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向安徒生学习另一种心理描写的表达方式。 【设计意图】其一,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图片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写作欲望,激活写作状态;其二,通过初次练笔,呈现学生已有的心理描写经验,并以此作为本节课习作教学的生长点,在后续教学中引导学生由此生发出新的习作知识经验。 环节二:由读学写,领会掌握“画”心之法。(8分钟) 1.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点燃火柴的图片,帮助学生复现课文,指名学生说说小女孩当时的处境及心理。 2.品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幻觉描写的片段,读完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3.对照课文片段,比较赏析,写法导引。为什么安徒生写卖火柴小女孩的心理给我们一种如在眼前、终身不忘的感受呢?我们一起来探究安徒生在心理描写上的独特价值。(个人细读思考,小组分享。) 4. 集中反馈,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探究安徒生是怎么写出小女孩心理的;认识理解幻觉描写及其作用,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幻觉与人物处境、内心的渴盼合宜地呼应起来,才能形象深刻地展示人物心理。 【设计意图】其一,把学生熟知的“直抒胸臆式”心理描写与文中用幻觉表现人物心理的描写方式两相比较,在敞亮与隐晦、直白与隽永、写实与浪漫的咀嚼中体悟表达效果的不同,从而洞悉本文的写作秘妙;其二,以教材文本为“支架”,从读学写,在学生自主建构的基础上,将新的习作知识经验提升为类概念,便于学生迁移运用,活学活用。 环节三:二次练笔,师夷活用“画”心之术。(13分钟) 1.再次呈现学生“一次练笔”时所观察的四幅图片素材,讨论交流:图画中的人物会出现哪些幻觉? (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虚构幻觉。) 2.布置学生进行“二次练笔”。请你换一种思路再写“一次练笔”时所选人物的心理,看能否用安徒生的办法把这种心理写出来? (学生当堂练笔,教师巡回观察,了解学情。) 3.完善“二次练笔”的片段,并把“一次练笔”和“二次练笔”的片段对比着读一读,体会两种心理描写各自的表达效果。 【设计意图】在“一次练笔”的基础上,创设相同的情境,引导学生用新学习的幻觉表现人物心理的写法再试身手,展开创写活动,既化解了习作练笔的难度,使教学呈现出动态生成的态势,又能使学生在经历两次练笔后的比对中,强化认识,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环节四:评议修改,完善提升“画”心之境。(14分钟) 1.用“你的作文我跟帖”的活动形式,开展组内互评,要求读完同伴的习作后写几句感想,或提一些建议,还可以画上有趣的符号;另外文章的作者也可以对“留言”“跟贴”作出回应。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互评,及时发现亮点习作片段,或就突出问题做初步诊断。) 2.评议展示,基于学生的习作现状,紧扣训练点,进行多种方式的点评,使评有引领,更具针对性。 3.就讲评中出现的问题,再次进行修改完善。 4.布置自选作业: ★作业:阅读故事《村姑和牛奶罐》。 ★★作业:观看动画片《熊出没》“美好幻觉”一集,写一写“光头强”在收到“奇幻宠物饼干”后的幻觉。 ★★★作业:阅读契诃夫《牡蛎》,找出其中的幻觉描写,读一读。 ★★★★作业:你曾有过哪些难忘的感受呢,试着用幻觉来写一写吧。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写作实际出发进行评议,以写定教,不仅使“讲评”因为有了“学生习作”这个载体而呈现出实打实的“指导”,而且能唤起学生的心理认同感,使评改意见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四、板书设计 “画”心 由读学写 场面 心有所想 幻觉 脑有所幻 情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cc6f25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