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脚上的修养 ①市图书馆离我家很近,每逢双休日,我都会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去翻阅一些报纸和杂志。每次 来这里,总看到座无虚席的场面,有时,大家还会围绕一些文学现象进行交流。在这紧张而喧嚣的都市里,能保持一份阅读的闲情,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在我看 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定的层次和修养。 ②北方冬天的雪大,雪一下,许多麻烦就随之而来了。走在街上,鞋上会粘满脏雪,从天寒地 冻的室外进入室内,脏雪马上就会化作污水。所以人走过的地方,往往会留下两行黑乎乎的脚印。正是在一个雪天,我走进阅览室时发现了异样。屋子里多了一个擦 地的女工。她看我进来,竞紧张地盯着我,手执拖布,如临大敌。我故作视而不见,可感觉告诉我,她正跟在我的身后,我猛回头,把她吓了一跳,自己也吓了一 跳。吃惊于自己留下的那行脚印,在淡黄色的地板上,显得如此扎眼。而那个擦地女工,正在奋力擦抹。 ③坐在座位上,想着刚才的脚印,愧怍油然而生,再也无心看书了。阅览室是一个开放的公共 场所,来往进出的人很多。我注意到,每个进来的人都在犯着同我一样的毛病,浑然不觉自己的双脚正恶作剧式地在刚刚被擦干净的地板上涂鸦。于是,那个女工就 要不停地跟在进进出出的人后面,擦了再擦。不断地踩踏与不断地擦抹,像一场破坏与复原的拉锯战,在阅览室里上演着,让人心惊。渐渐地,那个疲于擦地的女 工,已是额头见汗。 ④忽然有种感觉,每一双进出的脚都充满着罪恶,因为,它们是在不断践踏着别人辛苦取得的劳动成果,是在破坏着一种美好与和谐。 ⑤不知过了多久,人才渐渐坐定,女工也有机会喘口气、歇一歇了。这时,那扇门又被悄悄推 开了,一个男人伸头朝里面看来看去,但又把头又缩了回去。不一会儿,两扇门都被推开了。还是刚才那个男人,这次,他是肩扛一桶纯净水进来的,脚下发出一阵 “沙沙”的响声,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我从上往下打量他,老旧的棉帽子、军绿大衣……最后我看到了他的双脚――每只脚上竟然都套着一个塑料袋。他一走动, 塑料袋就发出“沙沙”的响声。因为套了塑料袋,所以他走过的地方没有一点污迹,还是那样干干净净的。我注意到女工表情复杂地盯着送水的男人,看他放好水, 慢慢离开阅览室。而当她再次转过头来,眼里竟有泪光闪现。 ⑥这个下雪的周日里,我没有读书,却想到了“修养”这个词。我想,修养并不是一个人比别 人多认识一些字、多读了几本书;或是一个人了解《红楼梦》的情节,会背莎士比亚的一些名句,修养应该是在一个人举手投足的细节中体现的。就像那个送水工, 懂得在雪天里进入室内之前用塑料袋把两只脚套上。 (选自《八小时以外》,有改动) 综合分析 通过审标题,可以判断本篇是讲“修养”问题的,是围绕“一 双脚”这个细节展开的。按总分总结构分析,开头与结尾对“修养”看法的变化,体现了正文有关“一双脚”“拉锯战”产生的作用。整篇文章的分析应用“修养” 这个太阳去普照全文角落,并围绕对“修养”认识的变化把握文章的来龙去脉。 1.从第②段看,“我”愧怍的原因有哪些?(2分) [乐老师解析] 这是一道因果分析题。范围明确锁定在第②段。围绕第③段“愧怍”这个果去联系上文第②段分析因。按理此题不复杂,可根据提供的数份样本来看,只有五分之一的学生答全对。问题出在“有哪些”上,哪些说明原因不止一个,而不少同学只答一点。 分析第②段出现的三个关键词:我,女工,地板(脚印)。运用关系分析法得出,我与女工:视而不见;我与地板(脚印):留下黑乎乎的扎眼的脚印。所以答案有两点:(1)我的脚印弄脏了地板。(2)我对女工的劳动故作视而不见。有学生第2点只答视而不见,严格意义上说是不严谨的,应该是故作视而不见。 2.文中第①段和第⑥段中加点词“修养”各有什么含义?(4分) [乐老师解析] 这是一道字词含义题。因为涉及到文章的头尾,往往与文章的中心有必然联系;各有什么含义,又涉及到作者认识的变化。结尾的变化通常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分析尾句:“我想,修养并不是一个人比别人多认识一些字、多读了几本书;或是一个人了解 《红楼梦》的情节,会背莎士比亚的一些名句,‖修养应该是在一个人举手投足的细节中体现的。”分前后两部分,“‖”符号之前,应该与第①段相对应,需要加 以概括:有爱好读书的闲情逸致,是指知识、文化方面的修养;之后“修养”的含义比较明显:修养应体现在举手投足的细节中,要有正确的为人处事的态度,是指 品质、行为方面的修养。分析前后变化加以概括,后者对修养的认识层次更高了。 3.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5分) (1)不断地踩踏与不断地擦抹,像一场破坏与复原的拉锯战,在阅览室里上演着,让人心惊。(2分) [乐老师解析] 这是一道句子分析题。题目一定要细细分析到位。一般要关注这样几方面:一是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段落大意来分析;二是看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三 是从结构上分析作用。本句要紧扣“一双脚的修养”标题含义来分析,要关注“不断地,不断地”——“拉锯战”——“让人心惊”这几个关键词。 运用答题4W分析,what?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较容易看出。How?把 “不断地踩踏与不断地擦抹”,比着“像一场破坏与复原的拉锯战”。Why?说明持续时间长,反复性大,工作之艰难。围绕拉锯战的主体,可从两方面分析“修 养”:一是踩踏者修养之缺失,二是女工坚持工作之辛苦。这两方面其实都“让人心惊”。也为下文描写送水工的好修养作辅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d147b3bf705cc17542709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