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理论素材积累之王德峰:寻觅意义

时间:2023-03-07 11:21: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生真的只剩上岸了吗?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数据:今年考研人数或超500万,考编人数超300万,教资报考人数10年翻66倍,从最初的17万人跃升至1144万人,

这些冰冷数字的后面是多少个疲惫的人在无止境的焦虑和迷茫。

我们渴望上岸,渴望上岸后的人生会如自己期待的那样变好,但现实是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下——上不了岸才是大部分人的现状。



当我们的人生开始被既定的规则所绑定,人生的意义也就被划分成为了两个标准:上岸 or 溺水。



# 如何定义人生意义的标尺 #

在我们所处的现实社会本身中,隐含着很多规定性,正是这些规定性,形成了我们各种行动的意义以及所谓理想。



有的人将来想做高级白领,有的人想自己开个小企业,希望有朝一日成为大企业家。者,有的人想成为某领域中的知名专家,或其他什么重要人物。

这种种愿望,你以为只是你自己的理想?其实是你所处的那个世界的现实,给了你一把尺度,它衡量优劣,区分进步与落后。它把那个标尺颁布给你。

有了标尺,就有了普遍认同的意义,这样我们就很省心,我们觉得事情很简单,无需寻觅意义:我们本来就生活在意义之中,为什么还要寻觅意义?然而,从现实世界的客观的意义标尺,转化为我们心灵中的理想,这当中有一个关键环节,那就是对这个意义标尺要有一种真正的领会与认同。

只有当我们把时代的意义标尺真正地领到了自己的内心,才能形成我们的生命理想。而,我们的时代恰恰缺失这一关键的中间环节。



倘若我们追问今天的成功人士、当代英雄,追问他们的成功的究竟意义,其实是没办法追问下去的,他们也是没办法回答的。他们的回答将始终只是“成功即意义”,“成功就是我的生命价值的实现”。除此之外,岂有他哉?



这个时代区分了强者与弱者。强者是什么?是在资本世界中位居资本高位的人。弱者是什么?是远离资本的人。



所以,在这个时代里,我们必须不断地往上走。这个向上,不是走向精神价值的高度,而是一种数量的增长。揣在我口袋里的资本,就是我所拥有的社会权力,这个权力以量的尺度来衡量。




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是让我们形成奋斗目标的意义标尺。但这个标尺,不可能成为我们心灵的家园——我们没有家,我们只有空间,即资本的空间。这个世界给了我们许多现实的规定性,但是由这些规定性所产生的那个标尺其实是非精神的东西,不可能进入我们的心灵。

当然,我们有亲属意义上的家,但我们没有心灵的家。什么是心灵的家?就是我们每个个人有完整的生活意义体系。没有这样的体系,我们就无家可归。问题是,这个家如何构筑?需要宗教或哲学。在此我们且不谈宗教,只谈哲学



哲学在当代受到了最大的考问,因为它没办法帮我们每一个人构筑生活的意义体系。

# 我们应该如何读书?#

怎样选择书?

必读书不必讲,至于对非必读书的选择,这相当于询问: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去爱?倘若我告诉你,你去爱那个有钱的人,去爱那个有地位的人,你未必会爱上他。你会爱的人,是与你不期而遇的。有许多书很著名,世界名著,你也读过了,也许仍无法爱上,这是很可能的。

读书是你的事,是你在“恋爱”,我有什么权利让你去爱那个高层的人,而不去爱这个普通的人?



《呼啸山庄》据说文学价值很高,《基度山伯爵》据说价值不那么高。但我当初就是不爱读《呼啸山庄》,更喜欢读《基度山伯爵》,其中的法利亚长老与爱德蒙·唐泰斯在伊夫堡监狱中谈论人生,每一句话都说到我心里。

所以,我们不要“包办恋爱”。那些读书指南、必读书目之类,安排了值得去追求的恋人,就像婚介所。

学者不应该给年轻人开具必读书目,这是把自己的爱好强加给别人。鲁迅就从来不给青年开列必读书,不仅如此,他还认为学者没有资格做青年的导师。读书这种“恋爱”只在一段时间内才是专一的。



当你终于觉得自己对某位“恋人”太过熟悉了,此时恰又遇到另一位,你就要见异思迁,如此“爱”下去,就是一个会“爱”的人。文学上的恋人,要多找几个。不要怀疑自己的鉴别力,不要怀疑自己是否把宝贵的时间花费在一本并不很值得读的书上。例如小说《牛虻》就曾给了我深远的影响。



不要相信批评家的话,重要的是我们并非全凭理性而恋爱,并不是按照某种设计得很正确的计划去读书的。



我们读书也不是为了装点门面,而是为了自己生命的需要。一部好作品,是一个三棱镜,是用来折射阳光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d1d97d8de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