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理解和认识

时间:2023-01-03 18:26: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现代化作为一股世界潮流,是中华民族确立的奋斗目标,早在鸦片战争结束以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探索和寻求中华民族现代化的道路。在洋枪洋炮的震撼下,有识之士先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治夷 " 学习西方,拯救中华 " 的口号。戊戌变法和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其实质都是寻找一条振兴中华的道路,尽快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自 1921 年成立起就一直把探索民族的彻底解放和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共产党人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逐个的落后状态,尽快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必须首先组织人民变革旧的社会制度,推翻旧的国家政权,扫清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社会制度障碍,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然后在新制度的基础上发展经济,革新政治,繁荣文化,实现国家的现代的正确选择。从 1921--1949 年这 28 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浴血奋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摸索出一条使中华民族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进而使中国能尽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康庄大道大路。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建设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949 3 月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同志提出 " 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 的现代化任务。 1964 年第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又进一步提出了分两步走、在本世纪末 ; 四个现代化 " 的目标。尤其是自从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五大,确定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 21 世纪的重要战略部署。

中华民族由 1840 年开始的现代化潮流,是伴随着世界历史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发展。从向西方学习,改革政治,发展实业教育,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以至今天的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不同看法和主张,表现了不同时期的中国人对现代化的理解,也反映出中国人的现代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这是一个从自觉,走向成熟的过程。 在邓小平南巡谈话中,他提出了全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邓小平率先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提出 "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调节 " " 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调节手段 " 等重要思想,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商品生产适应市场需求,并与国际市场接轨,提高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等思想。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了新的贡献。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 1 )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由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即主要由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片面追求数量, " 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 2 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念,将经济发展的模式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的模式。对此,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若干问题》的讲话中提出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3 )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一种以 "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的发展观。 " 我国的经济在经历了几十年的经济粗放增长后,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生态问题,酸雨、噪音、垃圾、水危机、沙漠化、空气污染、耕地减少、温室效应等时时困扰着人民的生活,党中央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的工作重点同样也是造福万代之举。

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指出 " 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 " ,可见,人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作为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管理理论和文化理念、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但如果这个国家的人民的思想观念还是传统的,缺乏赋予先进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以活力的心理基础和文化素质。那这个国家的现代化结果只能是 " 东施效颦 " 。所以,必须提高中国人的精神素质,尤其在思想、意识、观念上实现从 " 传统 " " 现代 " 的转化。 "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加强教育体制改革成为时代的呼唤;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 " 两手抓 " " 两手都要硬 "


战略方针,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邓小平同志认为:在规划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把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提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他明确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同时还指出民主建设要走法制化的途径,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这是我们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认识上的飞跃。

综上所述,中国的现代化是建立在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是不同于世界上其他类型的现代化,而是在中华民族特殊文化背景下的有中国特色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当前,在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全面准确地理解现代化的涵义,才能保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实现我党确立的本世纪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社会的目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ebcb7bfd9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