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编花篮》的创作概述 笔者在研究《编花篮》时,首先对《编花篮》的创作进行文献及资料的搜集,之后对《编花篮》不同时期的词曲特征的流变进行了探究。《编花篮》从个人创作到被误认为是民间歌曲,以河南民歌的形式传播开来。之后《编花篮》被大众当作河南民歌广泛传播并进行了改编,这一传播流变的过程也与民歌的传播流变类似。近些年来该曲又被写入小学音乐教材,多次被改编参与到各种的音乐比赛中。这首作品带给我们了一系列的启示,比如:音乐的传播流变如何与地方特色相融合,成为家喻户晓的地方特色歌曲,再如何一步步的适应时代的变迁,又如何走向全国而历久弥新。《编花篮》流变的过程也遵循着音乐流变的历史规律,同时也在此基础上对音乐流变的方式方法进行了创新,总结《编花篮》的传播和流变规律,对于音乐文化的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的研究不仅仅借助了一些文献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也对流变过程中的曲谱进行了分析,不足之处望老师和学者们予以批评指正。 (一)《编花篮》的创作背景 《编花篮》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大跃进”时期,农民和工人们干劲十足,都希望通过劳动获得毛主席的肯定和认可。因此,那个时期农业兴旺,人们在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时的钟庭润还是一名乡村教师,他白天教学,晚上阅读诗歌、散文充实自己,在长时间的文学积累下,钟庭润开始写一些散文、诗歌寄给报社,希望获得更多的认可。在闲暇之余,钟庭润也走在田间地头,感受劳动者的喜悦和大自然的美感。而《编花篮》的创作初衷正是钟庭润有感于人们摘棉花时的喜悦,姑娘们的热情洋溢而作。为了赞美可爱的劳动者,歌颂毛主席带来的今天的平和安宁,他写下了“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南山开满红牡丹,朵朵花儿开得艳……”这首清爽质朴的歌谣。而郭复善是一个八路军退役老兵,有了从军时期的乐队经历,让他在退役之后在河南省歌舞剧团担任乐队指挥,在78岁那年郭复善看到了钟庭润在报纸上刊登的《编花篮》深受触动,决定谱成曲子让这首歌谣传播出去。今天小学课本上《编花篮》的署名正是最初的歌曲创作者钟庭润和郭复善。 (二)《编花篮》的创作与传播 郭复善在进行《编花篮》创作时,吸取了河南戏曲元素和民间歌谣中的衬词元素,使得整个乐曲充满了河南民族特色。郭复善的创作一气呵成,仅仅持续了2个小时,后进行了简单修改,寄给了当时非常著名的音乐杂志《歌曲》。当时《歌曲》在题目的下方出现了“河南民歌”字样, 郭复善觉得其中的确吸收了洛阳戏曲中的元素,因此,并没有特别在意,而这也成为了《编花篮》一直被认为是民歌,而非个人创作歌曲的最主要原因[1]。1960年这首歌曲被中央电视台播出,引起了巨大反响,人们都被这首朗朗上口的歌曲吸引了,当时的歌唱家王曼云用欢快的曲调,独具特色的河南风味演绎了这首歌曲,让这首歌曲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2]。之后的半个世纪,《编花篮》被广泛传播,甚至出现在了音乐之都维也纳,让世界人民认识到了外国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edf2fa9fe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