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基于埃里克森宗教心理学视角下解读电影《阿甘正传》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基于埃里克森宗教心理学视角下解读电影《阿甘正传》 作者:陈卓 来源:《名作欣赏·下旬刊》 2017年第6期 ⊙陈 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摘 要:《阿甘正传》是美国好莱坞史上的经典励志片,其中蕴涵的深邃的宗教意识不仅改变了低能儿阿甘的命运,同时也惠及了周围的人。本文结合埃里克森的宗教心理学范式,从阿甘信任感的确立、自律式生存、对信仰和希望的执着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关键词:信仰 生命周期理论 基督教 ■ 电影《阿甘正传》通过对格林鲍镇的傻子阿甘在“不抛弃、不放弃”理念下以奔跑的方式成为人生赢家的讲述,让观众深切地体会到阿甘顺从、善良、执着、坚持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更深地理解了宗教的伦理倾向:因为阿甘能与上帝汇合,不仅成就了他自己,还扭转了周围人灰暗的人生。结合埃里克森的生命周期理论,我们不难发现,阿甘的成长历程中因为有了对宗教的深层信奉,所以促成了他健康人格的发展和健全,也开启了他成功而常人难以复制的人生之路——“有傻子的地方就有奇迹”。 一、信任感的确立 埃里克森提出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0—1.5岁的婴儿正处于建立基本信任感的人格发展第一阶段,宗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阶段,母亲是最重要的角色。影片中,虽然阿甘的IQ只有75,但是他的成就远远超越了智商正常的人,而这一切源自于妈妈的教导。在阿甘刚刚出生的时候,妈妈用了一位内战英雄的名字为他取名,并说他和英雄之间有亲戚关系。由此可以看出,阿甘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和后来的岁月中一直处于妈妈用心营造的温暖和慈爱的氛围中,他由家庭延展到社会获得了基本的信任感,并体验到希望的达成。妈妈说:“我只是告诉自己,当我做一件事的时候,我就要尽力去做好它,比如我这辈子做了你的妈妈,这是我无法选择的事,上帝把你给了我,我的孩子,我就必须尽力做好你的母亲,我做到了。”阿甘的智力低下,但是妈妈以上帝的名义让他找到了对基本信任感的肯定和保障,由此也促进了阿甘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发展。埃里克森认为,宗教提供给成人“信仰”,他们需要以此激发和肯定他们孩子的基本信任感。母亲始终扮演着阿甘心灵上的引路人和依靠者角色。当阿甘要离开美国去越南战场的时候,他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流下了伤心的泪水。埃里克森将这种阿甘与母亲之间的信任与值得信任的关系比作“天堂”,母亲对阿甘适度而不宠溺的爱直接关联于神学“天佑”的观点。“妈妈总是对我说,每天都会有奇迹。有些人并不同意,但这是真的。”在确立了基本的信任感后,阿甘的心理发展第五阶段(自我认同感对角色混乱)确立了良好的身份认同,意识形态取代了妈妈的角色提供的信任感。“Stupid is as stupid does.”(有傻子的地方就有奇迹。)所以,阿甘承认并接纳了自己智商低下,随时随处会遭人嘲笑贬低的事实,但这并不会让他感到自卑或怯懦,相反,他将上帝赋予他的“Stupid”(傻)的特质发挥到了极致并取得了常人难以收获的成就。到心理发展的第八阶段(自我整合对失望),阿甘自认为人生是完满的:事业和家庭双丰收,受人尊重,内心平和。因此,可以说,高度组织化的宗教对阿甘的心理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帮助,让他从妈妈那里获得的初始的信任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肯定。 二、自律式生存 埃里克森认为,宗教的魅力在于它不仅能肯定和牢固一个人的基本信任感,而且还可以作为意识形态来纠正和指导人的自主生存。阿甘的命运在一次次奔跑中得以彻底的改变:逃脱了同伴的辱骂和殴打,成功跑进大学橄榄球队等。处于心理社会发展第五个时期的阿甘面临的最关键的问题是形成自我身份认同。但是父亲角色的缺位让阿甘一方面无法获得男人指导下的“自律性、主动性”,另一方面难以克服羞怯和罪疚感而无法取得和谐的身份认同。性格坚韧而聪慧的妈妈则借助上帝的名义解决阿甘的基本信任感问题,也找到了一种宗教的意识形态,使其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和自律,并取得了自我的身份认同——心理社会身份认同和生存身份(宗教身份)认同。妈妈告诉儿童时期的阿甘“你和别人没有任何的不同”。妈妈为了弱智儿子与校长据理力争:“他可能反应不太灵敏,但我儿子福雷斯,应该和其他人一样得到机会。他不应该去特殊学校学怎么翻修轮胎。这不过是区区五分的问题,一定会有办法解决的。”最终,妈妈舍弃了自己的人格尊严,通过和校长发生性关系来换取儿子在正常学校读书的机会。犹如一粒种子在年幼的阿甘心中生根、发芽,他确立了自己的心理社会身份:“我是和他人一样的存在。”进入青春期后,意义和价值问题开始超越心理社会问题,即“生存(existential)领域”,也就是宗教的范围:每个灵魂与其纯粹的生存的关系受到拷问。在阿甘的大学毕业典礼结束后,有人问他:“你有没有为将来打算过呢?”孟德斯鸠也曾说,人终其一生要接受三种教育:父母、老师和社会。因此,步入青春期的阿甘也要体尝“分离焦虑”,离开母亲的庇佑而选择走向社会的大舞台:参加越战,到中国打球,捕虾……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阿甘倾听了宗教所引发的价值,知道人生在世应该朝着“生命取向要高、生命体验要深、生命能量要强”这三个目标前进。影片中,妈妈看到儿子做任何事都能因为“不抛弃、不放弃”而走向成功。上帝在西方人眼中是最仁慈的、全知全能的、独一无二的,他创造了一切,包括人的智力、潜能。无论成与败,他们都会真心地相信上帝会保佑他们。妈妈说阿甘把上帝赋予他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阿甘的心理社会身份认同(我是正常人)和生存的身份认同(我执行着上帝赋予我的神圣使命)的统一促进了他健康人格的发展和完善。同时,阿甘自小形成的宗教感是他能顺利成长并跨越原生家庭(单亲和父爱缺失)、智力缺陷、心理社会发展的支撑力量。 三、对信仰和希望的执着 和信任一样,希望也是个体发展的基础,当它发展成熟时就称为信仰(Faith)。希望在生命发展的最后阶段起核心作用。埃里克森认为,只有当个人有希望时,生活对他才是有意义的。影片中对这两个主题的刻画有很多的片段。第一,丹中尉的个人经历很形象地说明“真正的宗教是最畅通的管道,让宇宙生生不息的能量通过它得以进入人的生命。对上帝的信仰让其用尽最后的力量得到了生命的救赎”。而丹从小生活在优渥的军人家庭中,意志坚定、骄傲自大,一直以战死疆场为荣。当其“不幸”被阿甘从战场上背回来时,他一方面承受希望丧失的痛苦(失去双腿,成为废人),另一方面因失去使家族荣耀的机会而恼羞成怒。欲望、贪婪、恐惧、愤怒是丹的原罪,面对战场内外都无限荣耀的低能儿阿甘,他的性格及行为受到邪恶欲望的驱使而变得扭曲——生活荒淫糜烂,拒绝了上帝的救赎。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阿甘都坚持一个理念:“我们都有各自的命运。没有事情随随便便发生,都是计划的一部分。”所以,既然遇到了丹中尉,阿甘就决定以上帝的名义对他进行“不抛弃、不放弃”的持续的心灵救赎。在屡次遭遇捕虾失败后,他们到教堂做祷告、唱颂歌,最后上帝赐予他们好运。丹中尉兴奋地跳入水中,阿甘说:“他从来没说出来,但我想他跟上帝已经讲和了。”第二,“钱只要够用就好了,其余的只是用来炫耀”。当阿甘成为亿万富翁的时候,他把自己绝大部分财产捐给教会。对上帝的虔诚信仰让阿甘的精神超然于现实。清净简朴、自然纯净的生活让他摆脱了金钱带给人的枷锁。第三,宗教最适合于提供一种对希望和信仰的肯定,让妈妈临终前能超然地面对死亡。由于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复杂性和偶然性,我们很容易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恐惧、困惑、焦虑,尤其是对不可避免的死亡的焦虑。作为阿甘的守护神,妈妈的终将离去让阿甘难以接受。所以,妈妈对阿甘说:“你不用害怕,宝贝。死亡只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我们注定要面对的。”在影片中,作为基督教徒的妈妈借助上帝的力量和智慧消除了阿甘内心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同时又赋予他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勇敢追求生活的希望。所以,“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样的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将会是哪种口味”。■ 参考文献: [1] 陈彪.埃里克森宗教心理学思想及其贡献[J].世界宗教研究,2003(4). [2] Erik Erikson, Insight and Responsibility[M].New York: Norton,1964. [3] 郝微微.从电影《阿甘正传》看中西方宗教观念之差异[J].环球纵横,2012(21). [4] A.N.Whitehead, Science and the Modern World[M]. New York: Free Press,1948.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校人文社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农村宗教活动影响研究”(2015RWYB25) ■ 作 者:陈 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编 辑:赵 斌 E-mail:948746558@qq.com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0a238b0fc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