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认同论——传播科技与社会影响互动研究》读书笔记

时间:2023-04-28 00:22: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媒介认同论——传播科技与社会影响互动研究》读书笔记



【第一部分:结构】

本书以全球化和后现代社会为研究背景,从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互动关系的视阈,探讨当代社会复杂多元的“认同”问题,并从微观、中观、宏观三层面分析媒介技术(特别是电子媒介)对后现代群体/个人认同所起的形塑与建构作用,涵盖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类别学科,视角独特,思维开阔,论点新颖,学理精湛,其研究成果体现了传播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全书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论述了后现代语境下的人们如何借助传播科技手段构建微观层面的日常生活认同。

第二,阐释了后现代社会中电子传媒的强势借入所导致的传统身份与认同资源(国家标准语 言、宗教、民族文化)的衰退、蜕化与变异现象。

第三,深入研究后现代国家如何利用大众媒介的传播特性来重构认同系统、维系现代国家政体的合法性。

目录

第一章绪论中,介绍了本选题的缘起、意义、研究现状以及基本思路与方法说明,系统地说明了作者所做的该学术性研究的着眼处和促成研究的方法,阐明了本书的立意的多向度的思考,以及在后现代社会语境中,大众传媒对当代认同性的建构和形塑。 第二章是我个人觉得重点突出部分的其一,作者从微观层面阐释了后现代语境下身份与认同的琐碎性、多样性与变幻性。该部分着重论述了当代电子媒介环境中所形构新型的日常生活身份认同与微观的政治身份认同——以电视、广播、网络、电影为代表的当代电子媒介对大众日常生活的强势介入使媒体传播方式和媒体内容成为现代人们形成身份与认同的主要途径。大众传媒与“非地域社会群体”的兴起,表现出后现代认同的多样性。

第三章便是作者就当代电子媒介强势介入之后导致的娱乐化思潮的兴起、媒体文化的盛行以及全球化浪潮所带来的冲击以及这种冲击逐渐导致传统认同的动摇,出现了蜕化或变异现象,步瓦解着原有的身份的认同资源(主要是宗教、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

紧接着的第四章阐述了全文重点的第三部分,从宏观角度论证了大众传媒在后现代国族认同形塑中的作用。肯定借由电子传播手段形成的新的社会群体身份——虚拟社群、消费社群、亚文化社群,在逐渐分化和取代传统民族国家认同。详述由于种种困境迫使现代民族国家必须面对传统的重构以及大众传播媒介在新语境下介入社会体验、构筑并维系社会群体方面所发挥的影响力。

余论部分侧重对全篇的总结以及简要阐述“媒介作用加速推动社会进程,但不等于同于媒介具有决定性”观点,总结归纳。



【第二部分:摘要及个人收获】

原文1

镜像与投射的心理机制的阐释揭示了现实生活中人认同的三个过程:“将自我延伸到某些他人;要么从某些他人借得自我;或是将自我与某些他人融合。”从理论上讲,实质是人类对自己婴儿期的一种退行和回归,因为我们在潜意识中始终认为,自己的形象只有在婴儿期才堪称白璧无瑕。于是乎荧幕偶像的狂热中,我们似乎依稀能够窥见那一理想的自我形象。”我们力图将名流形象或是其社会地位、生活品质与个人风格作为自我理想与愿望的投射和延伸,将他们同化为我们自己的某种欲望对象,将他们的媒体形象与真实人格重叠起来合二为一。




个人收获1

“镜像理论”是拉康在弗洛伊德“自我”概念的基础上做出创新而提出的。“镜像阶段”指的是婴儿出生后的618个月,即婴儿的前语言时期。我们可以把在镜前打量自己的婴儿看做是一种“能指”,它是一种能够给予意义的东西,而把他(她)在镜中所看到的形象当做一种“所指”,婴儿所看到的形象似乎就是他的“意义”。拉康关于“镜像”的观点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我”是在另外一个完整的对象的认同过程中构成的。

而另外一种关于“迷”和认同之间因果关系的心理学解释就是“心理投射”“心理投射”则是一个将自己内在的心理内容转移到别人身上或转移到某种客观存在物的心理过程。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生活在由自己的投射所形成的感觉和想象的世界中。女孩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个高大帅气的男朋友,以此心理愿景延伸到客观世界的物质对象,从而形成个人不同的审美判断。

在本章节中,作者从心理学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为我们阐释了“迷”与身份/认同的关联。认同实质是个将自我身份同其他身份相融合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将自己内心的愿望、欲求、理想、情感和信念向外投射和放大的一个过程,其本质上也是一种深层自我的现实化和理想化。

原文2

后现代消费主义的兴起、媒体文化的盛行以及全球化浪潮所带来的冲击,在加速传统认同参照体系消退的同时,也在逐步瓦解原有的身份认同资源。

个人收获2

在全球化开始之前,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大多数是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各个国家之间也缺少真正的交往。比如中国的传统社会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把人们束缚在土地上,人们因为血缘关系连在一起,“家”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人与人之间有着很强的依赖关系。在这样的社会中,个人和国家的问题并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国家之间的交往不普遍,人们的认同不会有较多参照。然而,全球化使人们之间的交往跨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人们之间的交往更显普遍性。

伴随着全球化而来的人们交往的多样性、流动性、不确定性等,人的存在方式的变化,就是人身份意识的变化,即从传统的单一身份意识,转变为多重身份意识。全球传播是以媒介媒介为主体的跨国界传播。我觉得电子媒介在认同创造与认同整合方面的效力较之印刷时代,的确呈现成倍的增长。大众传媒所特有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同大众传媒的影响力相比,传统认同来源力量的衰退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与此同时,无论是传统媒介还是新兴电子媒介,都是以维系民族国家认同、维护本土意识为第一要义的。

【第三部分:参考书目】 1.陈国明著:《文化间传播学》,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3年。 2.陈力丹著:《精神交往论》,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 3.陈卫星著:《传播的观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4.李金铨著:《超越西方霸权:传媒与文化中国的现代性》,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 5.陈明珠:《媒体再现与认同政治》,载《中国传媒报告》2003年第4集。 6.邵培仁,李雯:《语言是桥也是墙——对方言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疑虑拷问,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四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1530ab40b4c2e3f572763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