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学有着丰富的实践基础,方法颇多,但其基本的原则,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顺其自然 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大自然是人类生命的源泉,而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无论是四时气候、昼夜晨昏的交替,还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的演变等,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体,产生相应的生理或病理反应,所谓“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论》);因此人类必须掌握和了解自然环境的特点,顺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来进行护养调摄,与天地阴阳保持协调平衡,使人体内外环境处于和谐的状态,这样才能有益与身心健康! 一年四季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变迁,万物随之有春生、夏长、秋收、东藏的变化,人体阴阳气血的运行也会有相应的改变,根据这一自然规律,中医养生学便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主张在万物蓬勃生长的春夏季节,要顺应阳气升发的趋势,夜卧早起,多进行户外活动,漫步于空气清新之处,舒展形体,使阳气更加充盛;;秋冬季节,气候转凉至寒,风气劲疾,阴气收敛,必须注意防寒保暖,适当调整作息时间,早卧晚起,以避肃杀寒凉之气,,使阴精潜藏于内,阳气不致妄泄;这种根据四时气候变化而保健调摄的方法,就是天人相应,顺乎自然养生原则的体现! (二)形神兼养 形,指人体的脏腑身形;神,主要指人的精神活动。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形体物质是生命的基础,只有形体完备,才能产生正常的精神活动;精神活动是生命的主宰,只有精神调畅,才能促进脏腑的生理功能。无神则形无以主,无形则神无以附,形神合一,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命活动;所以中医养生学非常重视形体和精神的整体调摄,提倡形神兼养,守神全形! 养形,主要是指摄养人体的内脏、肢体、五官九窍及精气血精液等。大凡调饮食、节劳逸、慎起居、避寒暑、勤锻炼等养生的方法,多属养形的重要内容。如调饮食,应做到谨和五味、粗细结合、荤素搭配寒热适宜等;慎起居,要注意日常生活有规律,与四季相应而起卧有时,节制房事而保养肾精等! 调神,主要指调摄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由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故调神又必须要以养心为首务。调神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要求人们思想上保持安定清净的状态,不贪欲妄想,不为私念而耗神伤正,同时做到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尽量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绪波动。另外也可通过练气功而意守人静,以神御气;或通过绘画、书法、音乐、下棋、旅游等有意义的活动,来陶冶情操,修性怡神! (三)动静结合 动与静,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两种形式,有动才有静,动中包含着静,静中蕴伏着动。如形属阴主静,是人体的物质基础,营养的来源;气属阳主动,是人体的生理功能,动力的源泉。又如五脏藏而不泄,主静;六腑泄而不藏,主动。只有动静结合,刚柔相济,才能保持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等生理活动的协调平衡,人体才能充满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养生即提倡“养生莫善于动”,又强调“养静为摄生之首务”的原则! 动,包括劳动和运动。“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动可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气机通畅,气血调和,经络通达,九窍和利,提高抗御病邪的能力。运动养生的方法有多种,如散步、打拳、舞蹈、游泳、按摩、气功等,可根据不同的年龄、体质、季节、环境等选择适合于自身状况的运动项目。不过运动养生也要从实际出发,避免过度疲劳和进行过量的运动,否则对身体有害无益,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应注意。此即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养性》中所告诫的“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 静,主要指保持精神上的清净,还包括形体活动的相对安静状态。心神为一身之统领,任诸物而理万机,具有易动难静的特点,故清静养神十分重要。只有心静方能神凝,神凝方能心定,如此神藏而不妄耗。倘若心神过于躁动,神不内守,就可扰乱脏腑,耗伤精血,招致疾病的发生。另外,还须注意劳逸结合,不妄作劳,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适度而不宜太过,并保持充足的睡眠,通过静养来消除疲劳,恢复旺盛的精力。再如气功中的静功,也是通过一定的体态姿势、特定的呼吸方法及意念活动,在“入静”的状态下,提高情绪的稳定性,控制自己的心境、感情,进行内部的自我锻炼和调节,从而起到对机体的“调整”、“修复”和“重建”作用! (四)调养脾肾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宅,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是元气、阴精的生发之源,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心。肾中精气阴阳的盛衰,与人的生长发育以及衰老过程有着直接的关系。肾气充足,则精神健旺,身体健康,寿命延长;肾气衰少,则精神疲惫,体弱多病,寿命短夭。正如明·虞抟《医学正传·医学或问》所说:“肾元盛则寿延,肾元衰则寿夭”! 气血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营养。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饮食中的精微物质必须依靠脾的吸收和转输,才能化生为气血,营养于周身,维持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人体生命活动的根基是肾,生命活动的重要保障是脾。养生保健,调摄脏腑,应以脾肾为先,既要故护肾脏,又要调理脾胃,使精髓足以强中,水谷充以御外,各脏腑功能强健,精气血精液充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之目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17c086f2b160b4e767fcf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