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资料引入:[投影 1] 1、1872年,美国化学家smith,首先提出了“酸雨”一词,直到本世纪四十年代,酸雨问题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2、1972年6月5日,具有历史意义的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并确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从1974年起,每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一个主题,开展“世界环境日”的活动,其中1983年的主题是防治酸雨。 3、1985年,几场酸雨过后,我国四川奉节县9万亩华山松全部枯死,重庆南山2.7万亩马尾松死亡过半。 提出问题:酸雨的危害如此之大,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是谁呢?——是二氧化硫,今天我们共同讨论关于二氧化硫的问题。 教师板书: 第二节 二氧化硫 演示实验:收集一试管二氧化硫气体,将其倒置在水槽中,晃动试管。 学生活动:观察so2气体的颜色、状态;闻气体的气味;分析so2的水溶性。 教师引导:二氧化硫的其它物理性质如何?请同学结合已有知识,阅读课本158页第二段。 学生活动:略。 教师板书: 教师引导:二氧化硫溶于水后是否与水反应? 演示实验:将充有水的试管倒立过来,向其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学生活动: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板书: 化学性质 教师引导:看来,作为酸性氧化物来说,so2可以与水作用,生成亚硫酸。但亚硫酸不稳定,容易分解,请同学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教师引导:我们把两个化学方程式放在一起观察,你发现什么? 学生活动:是可逆反应。符合条件:同时、同条件。 教师引导:看来化学方程式应写为:so2 + h2o h2so3(学生完成)作为酸性氧化物,除了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外,还可以和哪类物质反应? 学生回答:碱。 教师引导:了解二氧化硫的这些性质后,请同学讨论如何收集二氧化硫? 学生讨论:侧重易溶于水、比空气重、有毒三个方面。 教师小结:向上排空气法,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同时配上naoh溶液尾气吸收。刚才我们讨论的反应,化合价前后没有发生变化,请同学标出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析可能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教师板书: 教师引导:[录 像]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的实验。请同学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二氧化硫在此处作氧化剂还是还原剂? 学生活动: 还原性 2so2 + o2 so3 教师设问:如果2molso2 与1molo2在上述条件下充分反应,能否得到2molso3? 教师过渡:生成的so3为无色固体,和so2在性质上有明显不同,但它们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溶与水生成相应的酸。so2作为氧化剂,又能发生什么样的反应?请同学推测so2和h2s反应的生成物,尝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电子得失状况。 演示实验:[实验6-2] 教师板书: 漂白性 教师引导:so2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用处,但它的危害性也非同小可(出示云岗石窟明信片)。山西是产煤大省,空气中so2含量超标。请同学利用所学知识,讨论如何回收so2,防止大气污染?(先阅读160页有关内容,再进行讨论) 教师结课:望大家在未来的环保工作中大显身手。 布置作业:161页一题、二题、三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186f894caaedd3383c4d3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