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朗诵艺术中表演元素的合理运用 摘要:朗诵是一种口语交际的重要形式和传情艺术,是朗诵者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再表达的艺术活动。在朗诵的过程中,合理的运用表演元素,往往可以更加清晰有效的传递信息,提高朗诵艺术的感染力和艺术性,进而实现朗诵的高质量化。本文中,朗诵艺术本身所具备的特点入手,进一步分析如何在朗诵的过程中,合理的运用表演元素。 关键词:朗诵 艺术活动 表演元素 朗诵艺术 一、朗诵的特点 (一)音声性 朗诵是通过口语表达来进行的,这一过程离不开对于朗诵者本身声音的依靠,有效的语言表达,更是成了朗诵最终所能达到效果的重要因素。对于朗诵而言,听众与表演者之间的沟通桥梁,就是声音的传递,朗诵的特殊性,使得朗诵者势必不能载歌载舞的依靠形体动作来取得听众的认可,相反的,朗诵具有一定的静态性,在动作方面也不会有太多的肢体动作,所以,能够传达朗诵者情感、与听众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只能依赖于朗诵者的声音,因此,要想达到良好的朗诵效果,进行必要的声音训练,提高其音色、音量方面的专业性,是很有必要的。一个专业而高水平的朗诵者,势必是一个善于利用朗诵音声性这一特点的,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恰到好处的旋律、以及朗诵者本身对于朗文的情感理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朗诵的效果。 (二)规范性 朗诵不同于日常的口语表达和其他声音类节目,而是具有严格规范的一种艺术行为,是一种比较严肃的表演。朗诵的规范性,一方面体现在其所选作品上,另一方面则表现在朗诵者本身上,即对于朗诵者的着装、仪容以及所使用的语言,都要正规化。对于朗诵者而言,采用标准的普通话,着正规的衣服,自身良好的精神风貌,都可以为朗诵增彩不少,达到良好的朗诵效果。 (三)文学性 朗诵不同于日常的说话,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其文学性上。人们在日常说话时,涉及的话题多种多样,说话的状态也非常轻松,思绪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跳跃的,可以是完整的,也可以是片段式的,只要能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就可以了。而朗诵则不同,一般来说,其文字作品的主题相对集中,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富有情感,文字洗练精美;在朗诵时,须要深刻理解文字作品,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用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有声语言进行表达。无论是文字作品还是朗诵创作,都带有非常鲜明的文学性。人们在选择朗诵的文学作品时都是非 常严格和认真的,对其主题、思想、遣词造句的要求非常高。事实也证明,文字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朗诵艺术魅力的高低。 (四)艺术性 朗诵的艺术性,首先表现在朗诵所选择的作品方面,对于朗诵而言,其所选择的的作品必然是具有高度的文学性和艺术性的,只有思想深厚、语言优美的文章,才能够在朗诵的过程中打动听众,相反,味同嚼蜡的文章,即使在怎么读,也读不出好的效果来;其次,朗诵的艺术性,表现在朗诵过程中整体的艺术表现,包括音乐、舞台以及背景的搭配,乃至于朗诵者本身对于朗诵的自我表现,比如音色、音调、表情、节奏的掌握,都体现着艺术性这一特点,良好的朗诵之所以能够感人至深,就是因为其中的艺术性深深的感染了听众。 (五)欣赏性 作为一种表演,朗诵并不是束缚在高楼大厦里的阳春白雪,禁止沟通和观看,相反的,朗诵是一种具有高度欣赏性的表演形式,因为其直接以语言进行思想情感的传递以及语言表达音乐性、正规性,所以,无论是在什么场合的表演,朗诵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取得听众的理解,良好的朗诵还能够在朗诵者的高水平朗诵下,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进而加深舞台效果。近几年来,伴随着朗诵艺术的发展,一些新的形式的朗诵表演,进一步促进了朗诵的大众性和易于理解,进而有效的加强了朗诵的观看性,其欣赏性也日益突出。 二、朗诵过程中对表演元素的运用 针对朗诵所具备的各种特点,在实际的朗诵过程中,要切实的加大对表演元素的运用程度,表演元素分为‘五力’和‘六感’,在朗诵过程中注重对‘五力’和‘六感’的应用,这样,才可以有效的发挥朗诵的优势,体现其特点,进而吸引听众,达到朗诵艺术的深层次表达。 (一)朗诵过程中,注重对‘五力’的运用 所谓‘五力’是指:观察力、想象力、感受力、理解力、应变能力。在朗诵过程中,注重对于‘五力’这一表演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是增强朗诵的艺术感和感染力的重要条件。 1、敏锐观察力 在朗诵过程中,对于观察力的应用,要求朗诵者要首先学会对朗诵作品进行观察,深刻领会作品的感情和节奏,进而为科学合理的进行朗诵奠定基础;其次,还要注重对于听众进行观察,了解其特征,进而在朗诵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朗诵风格,满足听众的意愿。 2、丰富想象力 想象力是在朗诵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表演元素,首先,对于了解作品而言,充足的想象力是深刻的领会作品内涵和情感的必要条件,其次,在朗诵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想象,既可以让自己保持饱满的情感,还可以在心理上舒缓紧张情绪,提升朗诵质量。 3、专注注意力 感受力既指对作品本身的感受,又指对于朗诵节奏、听众心理等多种要素的感受,良好的运用感受力,既可以增加朗诵者本身的朗诵能力,同时,还可以照顾到听众的心理需求,进而提高朗诵艺术的质量。 4、准确理解力和机智反应力 在朗诵过程中,理解力和应变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表演元素,对于作品进行深刻而准确的理解,可以保证做朗诵的过程中不出现情感的偏差;灵活的应变能力,可以在实际的朗诵过程中,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进而保证朗诵的顺利、高效进行。 (二)朗诵过程中,加强对‘六感’的应用 ‘六感’是指分寸感、幽默感、信念感、节奏感、形象感、真实感,在朗诵过程中,增强朗诵的艺术性,除了对于‘五力’的应用,还要加强对‘六感’的应用。 1、增加幽默感 相比于其他更加具有表演性和形式丰富的表演艺术而言,朗诵由于多重限制,在吸引听众,尤其是吸引大众听众方面显得力有未逮,因此,在朗诵过程中,要增强朗诵的幽默性,既包括言语的幽默性,也要注重表情、动作的幽默性,这样,可以有效的增强朗诵的吸引力,同时,还能加深朗诵的影响力。 2、把握分寸感 在朗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种过分表演的误区,即在朗诵的时候,为了吸引观众,增强朗诵的艺术性,进行过分的表演,从而导致过犹不及的情况出现,影响了朗诵本身的艺术性和美感。 因此,在朗诵时,要把握分寸感,不能出现过分的表演行为,比较朗诵不同于唱歌,如果大肆的在舞台上又跳又喊,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3、增强节奏感 节奏是朗诵过程中十分关键的因素,把握好朗诵的节奏,可以有效的增强朗诵的艺术性、音乐性美感,增强朗诵的节奏感,前提是把握朗诵对象的自身特征以及舞台节奏,这样,在朗诵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增强节奏感,既感染听众,又能愉悦自我。 4、注重形象感 形象是朗诵者带给听众和观第一印象的主要来源,因此,在朗诵的时候,要注重对于自我形象的塑造,尽量追求形象的阳光、正面,同时,要注重自我形象和朗诵内容以及朗诵对象情感的统一,这样,可以在未朗诵之前,就吸引大量的目光,从而提高朗诵的质量。 5、增强信念感、促进真实感 信念感的增强,既指朗诵者对于自我信念的强化,还指朗诵者对于作品中新年的强化传递;这样,通过有效的新年强化,可以促进作品形象的进一步宣传,从而增强朗诵者本身以及作品的真实感,传递出作品中真实的情感和新年,感染广大的听众。 总结:朗诵艺术中,对于表演元素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增强朗诵的效果和质量,体现其艺术性,发挥朗诵艺术的优势,进而进一步吸引听众,达到良好的朗诵效果。在对表演元素的应用中,要注重结合朗诵本身的特点,进而从表演元素的组成中寻找良好的表演方法,在适度的范围内,提高朗诵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乔玲,尧荣芝. 论朗诵者的双重自我[J]. 四川戏剧. 2009(01) [2] 杨楠. 朗诵艺术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3) [3] 樊毅,朱晓燕. 浅谈朗诵表演的情感体验[J]. 戏剧文学. 2007(12) [4] 刘念芸. 论朗诵艺术的创作特性[J]. 齐鲁艺苑. 1998(0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25f9a3bf2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