恃才傲物的拼音 恃才傲物(拼音:shì cái ào wù)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唐·姚思廉《梁书·萧子显传》。 “恃才傲物”指自恃才高,傲视他人;多用于形容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 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成语出处 唐·姚思廉《梁书·萧子显传》:“及葬,请谥。手诏:‘恃才傲物,宜谥曰骄。’”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恃才傲物”。 成语故事 萧子显是南朝齐武帝的侄子,他的父亲萧嶷是齐武帝的胞弟。齐朝只经历了短暂的23年,就被梁朝取代。萧子显兄弟16人,都在梁朝做官。梁武帝萧衍一向赏识萧子显的才华,又喜爱他的谈吐举止超凡脱俗,常召他来宫里一起谈史论文。梁武帝提倡经术,当时萧子显担任国子博士,就把梁武帝所写的《经义》作为太学的教材,亲自指点一名助教,教十名学生专门学习,为国家培养急需的人才。 萧子显还接受梁武帝的委托考订众家后汉史书,写成《后汉书》100卷,又撰写了《齐史》60卷。他的非凡才华博得梁武帝的称赞。梁武帝每设御宴,总要召萧子显来陪坐。开宴后,梁武帝常常亲自来到萧子显的身边,与他亲切交谈,显出对他的特别器重。于是,萧子显自特才气非凡,未免目中无人。他担任吏部尚书的时候,执掌任免、选拔官员的大权,有各种档次的应选士人与他见面,可是萧子显对所有热情的举动招呼,一概不予答理,一句话也不同他们说,只是把手上的折扇一挥,就算是见过这人了,表情始终冷峻异常。 萧子显年仅49岁就病死了。在准备安葬的时候,家人请求谥号,梁武帝亲自写了“恃才傲物,宜谥曰骄”的诏书,就是说,谥号“骄”对萧子显一生做了精辟而恰当的评价。 成语寓意 从“恃才傲物,宜谥曰‘骄’”,可以明显的看出梁武帝对萧子显的“恃才傲物”是有褒奖之意,是称赞其才学之高。只是到了唐代以后词意发生变化,多作贬义。恃才傲物之人,让人钦佩其才华的同时,往往也会让人怀疑其人品和眼界,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任何人都不好说“天下第一”,如果只是一味地陶醉于自身的“才”,其自恃的举动终究会成为坐井观天式的笑柄。成语告诉人们,做人不可过度的骄傲自满,在有才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品德和修养。 成语运用 一个真正有学养的人会懂得谦逊,绝不会恃才傲物。 三国时代的稽康就因恃才傲物,而招致杀身之祸。 他恃才傲物,不可一世,狂妄的言行令人厌恶。 她并不是像大家口中说的那样恃才傲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265d76aa6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