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衷浅貌意蕴丰富——以《涉江采芙蓉》为例谈诗歌的教学设想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深衷浅貌意蕴丰富——以《涉江采芙蓉》为例谈诗歌的教学设想 作者:潘思含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上旬》 2019年第5期 [摘要]诗歌虽然语言质朴,易于理解,但学生在解读时容易滞于表面,无法自发深入领会诗歌的情韵之美。文章以《涉江采芙蓉》的教学为例,分析了引导学生多角度赏析诗歌的方法,以期能够在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深入思考诗歌的热情,让他们领会诗歌的情韵之美。 [关键词]诗歌;《涉江采芙蓉》;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3-0011-02 诗歌虽然语言质朴,易于理解,但学生在解读时容易滞于表面,无法自发深入领会诗歌的情韵之美。《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语言质朴,感情委婉,不冷僻生涩,无藏隐晦典故,是纯天然的真情流露之作,学生可无障碍地自主疏通诗歌大意,较为准确地把握思想感情。然而学生在解读此诗时又容易滞于表面,无法自发深入领会诗歌的情韵之美。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赏析诗歌文本,充分调动他们的联想与想象,移情于景,发掘诗歌文本背后的丰富意蕴。 一、文本赏析 既然本诗是通过第一人称角度来写,那对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就存在多种不同的解读维度。“芙蓉,夫容也”,看到“采芙蓉”的意象,首先会联想到这是一名女子所作的思念远方恋人的诗。“水芙蓉”即莲花,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洁净忠贞内涵,可代表女子对于爱情的高洁追求:纵使“兰泽多芳草”,且需要艰难跋“涉”,女子也要“涉江采芙蓉”献给远方的爱人。此处,抒情主人公对于爱情的忠贞追求呼之欲出。然而她转念一想,自己的爱人却“所思在远道”,不禁悲从中来,古代交通不便,一旦离乡不知何日可归,远方的爱人在异乡大约也思念着她。最后二人发出共同的抒情悲叹“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在此种情景下,本诗可理解为一首“思妇诗”。若此诗的抒情主人公是男子,当他在异乡看到美丽的水芙蓉,自然会由花及人,想起家乡的爱人。“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当男子面对“兰泽多芳草”的选择时,他也依然钟情于那一朵水芙蓉。然而,当他采到之后却发现自己归途渺渺,爱人尚在远方,只能发出“忧伤以终老”的哀叹。在这种情境下,本诗是一首“游子诗”。“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古人亦是如此,东汉末年正是社会思想大转型时期,有识之士皆外出游学求生,本诗的抒情主人公可能就是其中一员:背井离乡,前途渺茫,不知何时能够衣锦还乡。联想到自己的人生困境,游子不免哀伤。 无论是“思妇诗”还是“游子诗”,本诗都表达了不止一种情感。抒情主人公联想到抒情对象,同时进行抒情,这就是运用了古典诗歌中的“对写”手法:作者并不直接抒发个人情感,而是从对方下笔,由彼及此,曲折表意,把深挚的情思表达得委婉含蓄。比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站在亲人的角度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对写”手法丰富了抒情视角的多样性,使得诗歌的情感在含蓄曲折中愈发突显。 理解诗歌,有时需要超脱于字面文意之上,因此,本诗还可从综合的维度进行赏析:诗的前四句是以女子的口吻抒情,五六句是从游子的角度叙写,最后两人“人居两地,情发一心”,发出“同心而离居”的忧叹。可以构筑这样的画面:在俯视视角下,女子划着轻舟在江上划出一条白浪,为采撷一朵心仪的芙蓉。这条水中的白浪,切换成游子脚下的漫漫长路。女子划船向前追求美好,男子异处回首思念故乡,相映生辉。“漫浩浩”一词既能形容游子脚下之路的漫长,又可形容水势浩大,比如《岳阳楼记》中的“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由此启发学生:诗歌的赏析,可以结合多种艺术手法进行。比如在此处,就可运用这种类似于电影蒙太奇手法的画面联想,通过切换视角的方法,为诗歌鉴赏增添多元化的艺术理解与想象。 《前赤壁赋》中提及“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在此处,苏子所仰望的不仅是姣美的女子,更是自己心中所渴望的明君圣主,然而,回顾一生,都没有到达自己心中的向往之境。“天一方”与本诗中的“漫浩浩”有相同的境界。联系当时下层文人的生存背景,就可明白他们将这种壮志难酬的伤感化作类似于思妇游子的心声表露在外也有其合理性。他们虽有芙蓉一般高洁的品格,却无处施展才华,所渴望的贤主犹如心中所爱在异乡的远途上,不知此生能否得见,最后,面对现实只能发出“忧伤以终老”的哀叹。 一首四十字的诗歌通过转换视角、合理联想等方法即可分析出四种不同的深意,钟嵘“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的评价由此可得。 二、诗歌的教学构想 “朗读法”广泛用于诗歌的教学分析。 以《涉江采芙蓉》的教学为例:初读全诗,由于诗歌篇幅较短,学生可畅快地读完,但基本不带思想感情。在此处可提问学生:此诗简单易懂,那么你是否看出了本诗的情感基调呢?显而易见,诗歌尾句中已经明确传达出“忧伤”的情感。第二次读,学生便可读出这种低沉忧伤的情绪。 之后将诗歌的白话文翻译展示给学生: 渡过粼粼的江面,去采摘那芳草丛中美丽的芙蓉。 采下一朵芙蓉,想要送给远方思念的人。 回头遥望故乡,长路漫漫,早已不见来时的地方。 心意相通却又长久分离,带着愁苦忧伤的情思直到终老。 看过翻译,进行提问:同学们觉得这个翻译完整吗?有缺失吗?在这样的启发下,学生就会发现这段翻译缺少主语和抒情承接对象,由此教师可快速引出本诗主语背后的抒情主人公身份就是本次诗歌赏析的主要内容,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四个视角下的不同解读。在切换视角赏析诗歌的过程中,每进行一种视角的分析就朗读一次,让学生通过朗读呈现出对不同抒情对象的理解,激发学生自发联想,并引导他们用诗化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于诗歌情感的理解。 通过本诗的学习可以启发学生:分析诗歌时不可只停留在诗文表面,可通过旁征博引,联想想象等方式,发掘诗文背后的深意。且在教学过程中还可融入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例如绘画、短剧。但是,无论运用哪种形式,其目的都是促使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之下对有限的文本进行无限的想象,进而激发学生个人情感,丰富他们的人生经验,拓展诗歌文本的内涵。 本首诗的课堂教学将“读—想象—赏析”相互融合:课前进行充分的场景预设;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联想,表达见解;课后生发出对诗歌学习的新认识、新思考。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可激发学生去主动探寻诗歌背后的深意,自发调动主观情感,进而让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诗歌所蕴藏的情韵之美及语言内在的张力美。 三、诗歌的教学意义 诗歌篇幅虽短,却可以给读者留下较为丰富的想象空间。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有言: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和追求,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拿诗来说,诗人想要传达的往往不是诗中直接说了的,而是诗中没有说的。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聪明的读者能读出诗的言外之意,读出诗的行间之意。理解中国传统文学中曲折的抒情特征,既可以成为诗歌的教学重点,又能让学生领略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魅力。 “教语文是获取别人的经验来扩大自己人生经验的过程”,学生在分析诗歌的过程中也可丰富与拓展个人人生经验。教师要在有形的文字与无形的精神情感之间架设想象的桥梁,不拘泥于文字本身,超脱有限的人生经验,让学生的心灵与千年前的篇章交相辉映,才能激发出新异的感觉,才能让学生领会到诗歌“浅貌”下的“深衷”与丰富意蕴。 (责任编辑农越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2977bf26e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