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时间:2022-09-29 15:10:2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涉江采芙蓉》,这首诗选自《古诗十九首》 钟嵘在《诗品》中曾评《古诗十九首》说:“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在这里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涉江采芙蓉》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这首古体诗不论是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已经达到了十分纯熟的境界。《古诗十九首》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高中语文古诗教学中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情

学生通过小学、初中的系统学习和本册古诗部分的集中学习,有了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这首诗歌在内容上难度不大,可以做多角度解读。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作个性化解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就此作些探讨。教师在课堂上还应通过激趣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度的注意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改革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首先我们来看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重视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与情感之间的联系。”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并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诗歌的意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抒情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及学情分析,为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首先明确重点:1、抓住诗歌的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体会抒情主人公的内

心情感

2、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然后把握难点:1、多角度解读诗歌。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结合本文特点,我选择了以下学法和教法。

首先是教法。


二、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法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主动意识的发挥,理学研究表明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前半节,所以要不断地变换教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教法进行本节课教学。

1、多媒体演示法: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2、互动点拨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学生互动交流,点拨使学生理解文本内容。 3、情景问答法: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去体悟感知作者的心情。 下面谈一下学法。

四、说学法

《新课标》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法: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文本,疏通文本大意,以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积极读书的良好习惯。

2、探究合作法:通过提问,让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课文,让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中积极参与。

3、联想想象法:通过联想想象,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

再好的教法和学法也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体现得淋漓尽致。

五、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切入文本(二)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三)精读课文 解决重点 (四)深入研读 理解难点(五)布置作业 提高升华

(一)激趣导入 切入文本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于这点,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首先通过多媒体呈现有关本课的图片、以播放音乐的方式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情景中,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导入语:《古诗十九首》最早载于梁代萧统编的《文选》,它是《文选》“杂诗”


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它们并非一人一时之作,也不是一个有机构成的组诗。从内容上看,主要抒写游子失志无成和思妇离别之情,突出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以至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的思想情绪,真实地从这一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艺术上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被称为“五言之冠冕”。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

(二)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在这一环节,我将会运用多媒体教学和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对文本内容及感情基调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三)精读课文 解决重点

1、提出问题: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两句都描写了有哪些意象,分别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答案:“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从侧面烘托主人公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 旧乡”“长路”“旧乡”在“漫漫”长路的那头,看不到也望不着,“旧乡”的爱人此时也正凝眸相望吗?相爱却不得相见,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 2、提出问题:为什么要遗人“芙蓉”? 明确答案:采花折柳赠亲朋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王维在《相思》就写到:“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四)深入研读 理解难点

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求统一)

(五)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课后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古诗十九首》还有哪些诗歌,选一首最喜欢的进行鉴赏品味,下节课班上交流。 五、板书设计

一堂优质的说课离不开清晰明了的板书设计,本节课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花,呼应了本文的内容是采芙蓉,也突出了古诗中的主要意象,以其独特的艺术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能帮助学生把握教学思路,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恳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598305ca45177232f60a2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