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教案

时间:2022-08-12 19:02:2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云浮市邓发纪念中学 周凌云

一、教学目标

1 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理解诗歌的主题

2 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3 了解诗歌中对面写法的技艺及效果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几年,我们中国人也流行过西方人的节日。当母亲节来临时,年轻的儿女们会送给母亲康乃馨;当情人节来临时,浪漫的男士会送给心上人玫瑰花。不知从何时起,花俨然成为了人们的浪漫信使。也许我们会觉得这种表达方式是一种舶来品,是洋为中用的一种时尚,但其实我们学了中国古代诗歌之后会发现,我们的前辈,聪明的中国人早就领先于西方文明,各种花卉植入了不同的花语。 如:菊花代表恬然自处,傲然不屈

(唐)元稹(zhěn)把对菊花的喜爱表达到了极致: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杨花是轻柔多情,离愁别绪的载体

李商隐:【唐】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丁香更是美丽高洁、愁怨易逝的化身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栀子花又名“同心花”,花语不言而喻

今天我们来认识芙蓉,解读芙蓉的花语。 (二)、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并思考问题: 1、谁在“涉江采芙蓉”,为何采芙蓉? 2、谁在“还顾望旧乡”? (三)、探究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1、采芙蓉者为女子

问:从哪里看得出来,采芙蓉者为女子?她为何要采芙蓉? 明确:“所思在远道”,男子在外。女子采芙蓉是为了送给远在异乡的心上人。 问:兰泽如此多的芳草,为何要送芙蓉? 依据:1“芙蓉”与“夫容”谐音,“莲”与“怜”谐音,怜子即爱慕心上人,


“藕”与“偶”谐音“思欢久,不爱独枝莲,只惜同心藕。(《读曲歌》)表达的也是

爱人之间的心心相印。

“采芙蓉”:有着思念心上人的寓意。

2采莲喻男女情爱的诗歌俯拾即是,大多描写的是年轻女子借采

莲表达情愫。

南朝民歌《西洲曲》……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

2“还顾望旧乡”者为谁呢?是男子,这个男子是女子看到的,还是想象的?

结合诗歌:多情的女子欢喜地采着莲花,但转而一想,我送给谁呢?思念的人啊,你是否独在异乡,回望着我的方向呢,你是否也在怅惘着回家的漫漫长路呢?还顾望旧乡者为女子的心上人。——从此种角度分析,此诗从主题上可理解为闺怨诗



2、采莲者为男子(山迢迢,水长长,我在这头,你在路的那头) 男子身在异乡,看到“兰泽多芳草”,竟然起了鲜花赠心上人的念头。 “兰泽如此多的芳草”,男子为何独独选择采芙蓉? 1、女子经常被形容成“出水芙蓉”般的美,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也有“芙蓉如面柳如眉”的诗句。芳草也可代指女子。 2“芙蓉”谐音“妇容”

那么多的芳草,男子唯一钟情的只有那“出水芙蓉”般的心上人,这种情感不就是“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情有独钟吗?有了这种对“妇容”的忠情,才有隔着千山万水对家乡绵绵不尽的思念,才有与心上人分隔两地的撕心裂肺的哀痛。——如此理解起来,本诗从

主题上来划分,可归为“游子诗”



归纳:把镜头首先定位到后部分的“还顾望旧乡”,会有一种奇妙的发现。男子在忧郁地望着家乡的方向,想到了远方的那个她在采着芙蓉,在思念着自己。这么一理解,我们发现这首诗真的耐人寻味呢。



3、男子“还顾望旧乡”想像家乡的女子在“涉江采芙蓉”在思念着自己,当然,从主题上来说,诗歌依然可以理解成“游子诗”




三种理解均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采莲者为“女子”的

理解似乎更恰当,“所思在远道”,因为徭役、战事、求取功名等因素,漂泊式的生活成为中国古代男子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存状态,抒发羁旅怀归之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四)齐读本诗,要求读出情感。

(五)、发挥想象,根据诗歌内容用生动的语言再现画面。5分钟完成) 要求:

1 想象合理

2 突出人物形象(外貌、神态、动作、细节等等) 3 语言生动,感情充沛(置身诗境) 4 注意画面的层次性(一定的写作顺序) (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推选出优秀作品并作展示。 如何体现画面的层次感,即现实与想象的不同。 可以用“仿佛看到。“我依稀看到。“远方的人啊,你是否在回望渺渺的家乡。”用一种猜想的语气,写出那种痴情、那种幻想。

(七)、归纳本诗的艺术手法

联想与想象,虚实结合、对面写法



明确:诗歌前半部分实写女子在采莲的过程中想起了在外的心上人,后半部分虚写男子思归。架起这座感情桥梁的为“芙蓉”。诗歌运用了对面写法。 (八)结合课外诗歌理解对面写法的写作技巧与效果 举例: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效果: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展开联想和想象,借对方来写自己,表面上看是写对方,而实际是写自己,是通过对方来反照自己,这是推进一层的写法,这样写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这种表现形式常常使诗歌含蓄委婉,人咀嚼,富有余味富有意境。 (九)、总结:学习了这首诗歌后,我们不仅知道传统的中国人会借莲来表达思念这种浪漫方式,更知道如何借对面写法来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十)、推荐洛夫“众荷喧哗”,写得细腻,生动。

2采莲女子动作的轻盈优美与采莲场景能够和谐成画,“江花玉面两相似”女子姣好的面容与莲花粉嫩的花盘交相辉映,莲花摇曳生姿与采莲女的窈窕身姿相映衬,显得别有风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132d656a98271fe910ef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