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评析 (1)

时间:2023-01-09 22:16: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运用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这一篇文献的理论,分别举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一首,比较分析二者的艺术特色。 答:

一、素朴的诗

相对于李白一生饱览名山大川,写出那些豪放逸丽的诗来说,《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则显得极为素朴自然。但它歌颂的劳动人民的辛勤和苦难,诚以待人的美德,慷慨无私的奉献,无不令人感动。更是透露出了李白谦恭的可贵品质。“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开头两句“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点出了李白这首诗是寄宿在五松山下的一个农家时所写。同时也写出了李白的寂寥,没有什么能够引起诗人的欢乐。三四句则描写了李白寄宿在农家时的所见所闻,接触的都是农民的艰辛和困苦。秋天本是丰收的季节,但在李白的这首诗里,却用了“秋作苦”。可见农家不仅付出了劳动的幸苦,更多的是因繁重赋税压迫下的内心的苦。农家白天收割,晚上舂米,显得十分凄凉。五六句“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李白跪坐在那里,主人将做好的饭端来给他,显出农家主人的热情好客。而古时的雕胡饭对于农家来说,就是大餐。所以李白看见农家的主人端出这盘雕胡饭,被深深感动。因此,才有了结尾两句的“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这里借用了西汉淮阴侯韩信的典故。表达了主人如此诚恳地款待李白,对于一个路人来说,李白很过意不去,觉得很是惭愧,便再三地推辞致谢。综观李白的这首诗,写得极为朴素自然,有的只是李白夜宿山村的过程,只是他亲身经历的感受。这里没有以往李白的高傲,没有他“摧眉折腰事权贵”那样地桀骜不驯。有的是李白对普通农家的谦恭,由此可见李白难能可贵的品质。而这样心地善良、热情好客的劳动妇女,所代表的形象,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读来为之感动。

二、感伤的诗


在杜甫的诗中,感伤的诗句比比皆是,不胜枚举。然而,要说到哪句是最伤感的,还真难以抉择。我选择其中几句来欣赏:第一句是“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这是出自于《月夜忆舍弟》。它是在乾元二年,杜甫途经秦州所作。此时正是安史之乱的第二个高潮,安禄山虽死,但史思明折腾得更厉害,洛阳再次被攻克,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杜甫的几个弟弟都分散在战乱区,因为不通家书,几乎断绝了联系,这让杜甫十分忧虑和担心,于是才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诗:“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并不复杂,却在平淡中彰显经典。它以“月夜”为题,而开篇却没有直接说月夜。当戍楼的鼓声停止后,行人也没有了踪迹,远方出来了秋雁的哀鸣。白露时节更怀念家人,而家乡的月亮似乎更明亮。兄弟都分散四处,已经不知生死。书信也不曾寄达,只因天下还未太平。这首诗最著名的一句应该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然而最伤感的则是“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全句之中的凄凉悲苦的环境,就是为了烘托这一句的内心独白,他将普通百姓在战乱中无依无靠,茫然无措的感情,完整呈现给后人。如果说第一句还并不是很有名气,

那么第二句则是名满天下,它就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出自《蜀相》,全诗摘录如下:“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相当有名,也脍炙人口。如果说《月夜忆舍弟》是寄托自己对家人的感怀,那么《蜀相》则是寄托了对古人的敬佩和惋惜之情。这是杜甫在定居成都草堂之后,游览武侯祠时,触景生情而作的怀古诗。作为诗人,他有着自己对三国时代的独特见解,他承认蜀汉政权的正统地位,将诸葛亮视作挽救国家危亡的大英雄,并且对他终生未能实现抱负而叹息。这句诗妙就妙在体现了情绪的变奏,前两句中,诗人写景,洋洋洒洒,兴致盎然,但后两句提到诸葛亮后,马上变得曲折婉转,情绪沉郁。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千古绝唱。它不仅仅是对诸葛亮个人事业未成的感伤,更是对国事艰难而没有恢复之人的感慨。他希望在当时的唐朝,也有诸葛亮一般的英雄人物,却不会有诸葛亮大业未成的遗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35e5c95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