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境界 冯友兰(1895—1990),是一位“哲学老人”,他从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门(即哲学系)之后,毕生从事哲学的研究、教学和著述。20世纪30年代他就成了闻名全国的哲学史家,以后经历了战争的磨难,运动的煎熬,政局的翻复,人事的纷扰,一直到晚年,才能静下心来,写完他的七卷本《中国哲学史新编》。同时,他还写了一本自传性质的《三松堂自序》,在书中,他自述抗日战争期间,写了六部书:《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和《新知言》,合称《贞元六书》。在《新原人》中,他提出了“人生四大境界”的说法。这里所选的部分,就是冯友兰在《三松堂自序》中对“人生四大境界”的讲述。在抗战后期,有一个刊物,叫《思想与时代》,向我约稿。我陆续写了十篇在其中发表,合起来成一部书,题名为《新原人》。我认为,这部书所讲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上边说过,哲学的对象有三大部分。一部分是自然,一部分是社会,另一部分是人生。在“新理学”这个体系中,《新理学》讲自然,《新事论》讲社会,《新原人》讲人生。从这个意义看,照旧的体制,这部书应题名为《原人》。《新事论》和《新原人》都是“新理学”的应用。更广泛一点说,《新原人》也可以说是哲学的应用。 在中国,从“五四”时代以来,人们就在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一类的问题。《新原人》开始就提出这个问题。但它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它首先反问,什么叫意义?什么是意义的意义?它说:一个东西的意义和一个东西的性质是不同的。一个东西的性质是它本来就有的,是客观的。它的意义是随着人们对于它的了解而有的,不完全是客观的,有主观的成分。人们对于某一东西有所了解,但和各人的了解不尽相同。例如喜欢风景的人和一个地质学家同时来到一个山上。山就是那一座山,但各人的了解不同,喜欢风景的人说这个山很美,他是从美学的观点欣赏这座山。地质学家说:这山是什么样的岩石构成的,形成于什么地质年代。他是从科学的观点了解这座山。他们对于这座山有不同的了解,这座山对于他们就有不同的意义。 对于山的性质也可能有不同的认识。两个地质学家看那座山,对于那座山,可能有不同的认识,一个地质学家可能说,这座山下有铁矿;那一个可能说,没有铁矿。但是这两种认识,总有一个是正确的,一个是错误的。上一段所说的那两种意义,就无所谓哪个正确,哪个不正确。各人有各人的了解,一个东西对于各人有不同的意义,可以各行其是。 人对于事物有所了解,而又自觉他有所了解。这个自觉也是很重要的。人以外的其他生物和人同样生活于自然界中,但人对于其周围的环境有或高或低的了解,而其他生物则没有什么了解。它们只是遇见可吃的东西就吃,遇见可喝的东西就喝。它们在吃在喝,但对于吃喝毫无了解,也不知道它们在吃在喝。人知道吃喝对于他们的意义,而又自觉他们在吃在喝。他有比其他生物高一点的了解和自觉。了解和自觉,《新原人》简称为“觉解”。 人生于自然界中,又是社会的一员。自然和社会是他生活的两个一大一小的环境。他们对于这些环境以及其中的事物,有不尽相同的了解,所以这些环境及其中的事物,对于他们有不同的意义。因此所谓人生,也有不同的意义。各人有各人的人生,不能笼统地问:人生有没有意义?有什么意义?因为人生是各种各样的,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意义。各人的人生,是各人自己创造的。各人的历史,是各人自己写的,各人向各人自己负责。 人在生活中所遇见的各种事物的意义构成他的精神世界,或者叫世界观。这种精神世界,《新原人》称为“境界”。各人的精神境界,千差万别,但大致说,可以分为四种。一种叫自然境界,一种叫功利境界,一种叫道德境界,一种叫天地境界。 自然境界,就社会发展说,是原始社会中的人的境界;就个人发展说,是儿童的境界。据说在唐尧的时候,有一首民歌说:“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个时候的人,能够凿井、耕田,可见他们在生产方面,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已经有了“帝”,可见他们已有了社会组织。可是他们认为,社会组织对于他们没有什么意义。后来有些诗人和哲学家,认为这种不知不识、纯朴的生活是很好的,羡慕这种生活,歌颂这种生活。其实这种原始社会中的人,并不自觉他们的生活是纯朴的,也不觉得这种生活值得羡慕,值得歌颂。成年人羡慕小孩子的天真。可是小孩子并不知道他们是天真。如果他们知道他们是天真,他们就]就已经丧了他们的天真了。 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与自然境界的显著的不同,就是在这两个境界中的人是自觉的。就是说,他们做什么事,同时也自己知道自己是做什么事。社会上有些特别重大的事,其意义和后果往往要经过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才能看得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做这种事的人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事。但就其眼前的意义和眼前看得见的后果说,他是知道他自己所做的是什么事。这就叫“自觉”。 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的区别,在于为私还是为公。功利境界中的人无论作什么事,都是为了他个人的利益,都是为私。也可以说就是这些为私的思想,构成了他的精神境界,功利境界。在道德境界中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为社会的利益,都是为公。也可以说,就是这些为公的思想,构成了这种全的精神境界,道德境界。 用中国哲学的范畴说,公、私之分,就是义、利之辨。“利”这个字有两种意义。一种指物质的利益,一种指自私自利的动机。追求物质利益或不追求物质利益,并不是区别利和义的标准,问题在于为什么追求,为谁追求。如果是为了自己享受而追求,那就是自私自利。如果是为了社会,为了群众而追求,那就是为公,那就不是利而是义了。譬如说,办工商企业,必须照经济规律办事,只能赚钱,不能赔钱。可是有些人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的经营方法,搞社会主义企业,是为人民服务,不是为了赚钱。其实问题不在于赚钱不赚钱,而在于为谁赚钱。如果搞社会主义企业而赚钱,使社会主义繁荣昌盛,那才真是为人民服务。 个人是社会的一个成员。个人只有在社会之中才能存在,才能发挥他的作用。他跟社会的关系,并不是像一盘散沙中的一粒沙子,而是像身体中的一个细胞。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说,如果把人的一只手从他的身体分开,那只手就不是一只手了。公与私是相对而言的,都是从人和社会的关系说的。如果没有社会的组织,就无所谓公了。无所谓公也就无所谓私了。如果在自然界中,只有一个人,他的精神境界也就没有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之分了。 天地境界是就人和宇宙(特别是自然)的关系说的。人是自然的产物。还没有人的时候,就先有了自然。在人开始有点自觉的时候,人对于自然就有一种理解,持一种态度。原始社会的神话就是这种理解和态度的反映。这种反映,也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表现。神话进而为宗教。宗教是神话的系统化。它也代表人对于自然的理解,代表一种对于自然的态度。神话和宗教,其目的和作用,都在于说明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538aaaebb68a98270fefa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