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愿归盘谷序》原文、译文及赏析

时间:2023-01-06 07:36:2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送李愿归盘谷序》原文、译文及赏析

《送李愿归盘谷序》是韩愈来长安求官,始终未能如愿。他心情沉重,牢骚满腹,借写这篇临别赠言来吐露他的抑郁心情,表达他对官场丑恶的憎恨和对隐居生活的憧憬。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送李愿归盘谷序》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送李愿归盘谷序 唐代:韩愈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回旋。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应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奔驰。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行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上升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服侍于公卿之门,奔跑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译文

太行山的南面有个(山谷叫)盘谷。盘谷那地方,泉水甘甜,土地肥沃,草木繁茂,居民很少。有人说:由于盘谷盘绕在两山之间,所以名叫盘。也有人说:这个山谷位置幽僻而地势险阻,是隐者所回旋的地方(所以叫盘。)”我的伴侣李愿住在这里。 李愿说:人被称为大丈夫的状况,我知道了。一种状况是:他们把利益恩惠施给别人,名声显扬于当世,在朝廷上参加政事,任免百官,辅佐皇帝发号施令。在朝廷外,就树起旗帜,陈设弓箭,卫兵在前喝道,侍从塞满道路,仆役们拿着他所需物品,夹道奔驰。()奋起来就随便赏赐,发起怒来就任意惩罚。才能出众的人聚集他的跟前,说古道今赞誉他的大德,他听入耳中而不厌烦。(他的家妓)眉毛弯曲,脸蛋丰满,声音悦耳,体态轻快,外貌秀丽,内心聪慧,(跳起舞来)轻薄的衣襟飘然而动,长长的衣袖遮掩面容。(他的)白粉搽脸,青黛画眉的姬妾,在排列的房屋中悠闲地住着,自恃漂亮,嫉妒别的姬妾得宠;争着比美,求取他的怜爱。(这就是)被天子宠遇赏识把握了当代权力的大丈夫的所作所为。我并非厌烦这些而躲避这种状况,这是命中注定的,是不能侥幸得到的。

另一种状况是:他居住在穷荒山野的地方,可以登高望远,可以整日坐在繁茂的树下,可以用清泉洗涤以自我干净。从山上采来的水果,甜蜜可食:从水中钓来的鱼虾,鲜嫩可口。作息没有定时,只求安定舒适。与其当面受到赞扬,哪里比得上背后不受毁谤;与其身体受到享乐,哪里比得上心中没有忧虑。不受官职的约束,也不受刑罚的惩处。既不了解国家的治乱,也不打听官吏的升降。(这就是)不被时代赏识的大丈夫的所作所为,我就去做这样的事。

还有一种人,他在达官显贵的门下侍候,在通往权势的路上奔跑,想举脚走路又不敢走,


想开口说话又不敢说,处于污浊卑下的地位而不觉得耻辱,触犯了刑法就要被诛杀,盼望有获得胜利的万分之一的机会,直到老死而后停止(追求)。这样的人在为人方面是好还是不好?”

昌黎韩愈听了李愿的话,认为他讲得有气魄,与他斟上酒,并为他作了一首歌,歌词说:盘谷之中,是您的府宫。盘谷的土,可以种禾黍。盘谷的泉,可以洗涤,可以溯沿。盘谷险阻,谁会争您的住宅?盘谷曲折幽深,空阔广阔可以容身;盘谷环绕弯曲,往前走却回到了原处。盘谷欢乐啊,欢乐无央;虎豹远离啊,蛟龙隐藏;鬼神守护啊,禁绝不祥。有吃有喝啊,长寿安康;没有不满意的事啊,还有什么奢望?给我的车轴加油啊,用饲料喂饱我的马,跟随您到盘谷去啊,终我一生要在那里自由拘束地游逛。 创作背景

韩愈从贞元二年(786)18岁到京师求仕,直到贞元十八年(802)34岁,才被授以四门博士。这篇《送李愿归盘谷序》就是他在贞元十七年33岁时又到京师后写的。当时,他求官未遂,心情郁闷,满腹牢骚。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流露出了不遇之叹,不平之鸣。 赏析

本文写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800年,韩愈来长安求官,始终未能如愿。他心情沉重,牢骚满腹,借写这篇临别赠言来吐露他的抑郁心情,表达他对官场丑恶的憎恨和对隐居生活的憧憬。文章主旨,是通过对李愿归隐盘谷的谈论间接表现出来的。

首段简洁叙述盘谷环境之美以及得名由来。接下来三个段落忽开异境,假借李愿之口,生动地描述了三种人的行为和处世态度:声威赫赫的显贵、高洁不污的隐士和卑污谄媚的官迷。通过对这三种人所作所为的刻意描摹,表明白对这三种人的抑扬取舍。最终,作歌确定李愿的说法,在对隐士的赞美之中,讽刺当时昏暗的政治、骄奢的权贵和趋炎附势之徒。 文章写得颇有特色。首先,叙述角度富于变化。采纳多角度方法反复表现自己的观点:第一部分以简练的笔墨叙写了盘谷之美及得名的由来。其次部分借李愿之口,用两宾夹一主的手法写三种人的作为和生活:一种是高官权臣,声势显赫,穷奢极欲;一种是隐居之士,洁身自好,无毁无忧;一种是钻营之徒,趋炎附势,行为可鄙。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看似叙述李愿言论,实含剧烈感情。第三部分,先用壮之赞美李愿的话,表明愿之言之意”;再以词极言盘谷之美、隐居之乐和憧憬之情,以第一人称口气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与态度,使整个内容表达委婉曲折,一唱三叹,体现了的奇妙构思。

其次,在文体上,采纳散体与歌赋韵文相结合的方式,恣肆挥洒,不拘一格。首段全用散体。中间部分以散驭骈,既有骈赋的章法,又有散文的气韵。句末用韵,长短错落,富有节奏感。骈散兼用而又能浑然一体,显示了超群的艺术技巧。 个人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提倡者,主见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韩柳,有文章巨公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相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56886675b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