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论文综述

时间:2023-01-27 23:28: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论文综述

华东师范大学高教所

张奎明

一、学位点概况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1993年获得批准,1994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有7届共42名毕业生,其中38人已经获得博士学位,先后有6人进入国内其它学科点的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研究。2000年起,我学位点开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现已有23位博士后出站。在这些毕业同学中,有不少人已经晋升为教授,一些人已经走上地方政府和高校的重要领导岗位,其他毕业生也在全国各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地工作着,他们正以自己出色的才学和勤奋地工作,为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着自己的贡献。

当前我们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学位点共有专兼职教授10人,在站博士后3名,在学博士生37名,硕士生35名。根据大会组委会的要求,下面我对我们学位点已毕业博士的论文情况,以及他们对学科发展的贡献情况做一概要介绍。

二、毕业论文选题的主要研究领域

从我校毕业生论文选题的情况看,主要涉及到7大领域的诸多问题。 (一)高等教育基本理论

在我们统计的38篇博士论文中,高等教育基本理论或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为研究主题的有16篇。这些论文主要集中在3个大的方面:1高等教育基本理论或理念的建构,如赵文华博士的《高等教育系统分析》;房剑森博士的《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与中国的实践》;侯定凯博士的《创业教育——大学致力于培养企业家精神》;眭依凡博士的《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阎光才博士的《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高晓清的《自由,大学理念的回归与重构》;刘贵华的《大学学术生态研究》;李福华的《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张金福的《论大学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的结合》等等;2高等教育地区分布与区域发展,如张振助博士的《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研究》;耿涓涓的《西部省区基于提升竞争力的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朱雪文的《中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研究》申培轩的《发展地市县高等学校是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3高等教育投资结构和办学主体研究,如戚业国博士的《民间高等教育投资的跨学科研究》;张兴的《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研究》;尹丽的《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与评价

这一领域的论文有8篇,其中关于高等教育质量及其保障的有3篇,分别为:安心博士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沈玉顺博士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模式的研究》韩映雄的《高等教育质量精细分析》;关于评价的有2篇,是杨晓江的《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研究》张远增的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关于管理的有3篇,分别是代蕊华的《高校办学效益研究》;宋永刚的《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钟海青的《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高校科技产业》等。

(三)师范教育

关于教师教育的共有4篇。其中与教师专业化研究相关的有3篇,分别为唐玉光博士的《教学工作与师范教育的专业化取向》;毋小勇博士的《论“临床专家型”教师的教



1


育课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研究》时伟的《专业化视野下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高师院校的职能定位与应答》;教师政策研究的有1篇,即刘立志博士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发展的理论研究》

(四)比较教育

比较教育领域的论文共有3篇,其中国外教育研究2篇,分别是张男星博士的《俄罗斯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研究》和姚云博士的《美国高等教育立法研究——基于立法制度的透析》;中外合作教育1篇,是陈解放博士的《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五)高等教育史研究 主要有荀渊博士的《中国高等教育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对19011936年间中国高等教育变革的考察》

(六)大学课程研究

本领域研究的论文有两篇,周海涛的《走向创新时代的大学课程发展——以综合性大学本科课程为例》和韩延伦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研究》

(七)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这一领域的论文包括蓝劲松博士的《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孙泽厚博士的《大众化进程中高校毕业生就业瓶颈问题研究——以人力资源管理为线索》等。

三、对论文贡献的基本评价

应该说,上述每一篇论文的最终形成,都凝结着研究者和导师的辛勤汗水和大量心血,都是他们对所关注领域的一些重要理论或实践问题进行大量研究的结果,因此每一篇论文都是具有一定价值的。但是要能够客观准确地对这些论文的价值或贡献做出的评价却并不容易,实际上在当前也是难以做到的。因为理论研究的价值常常需要时间来检验,即使一些论文现在的影响很小,我们也无法保证在以后的时间里人们对它具有的较大理论价值的发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在这里评价各位博士的研究对学科所具有的贡献是要冒一定风险的,而实际上我也并未对各位博士的论文进行全部系统的研读,并且受自身学识限制,难免挂一漏万,因而有必要声名以下评价主要是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

(一)对于学科理论发展的贡献

从以上论文所分布的研究领域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学科基本理论和问题的研究是我们学科点的一个重点领域。在这一领域的论文中,赵文华博士的《高等教育系统分析》房剑森博士的《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与中国的实践》已经出版,并在薛天祥教授任主编高等教育学科系列丛书中占有重要位置。据我们了解,薛天祥教授主编的这套丛书在理论和体系创新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具有一定的影响。 眭依凡,阎光才,高晓清三位博士的论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理念予以了关注,眭依凡博士基于自身做大学校长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对大学校长如何治校进行了研究,其成果对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阎光才博士的论文已经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在论文中他从组织文化这一视角对大学的本质进行了透彻反思,为我们理解和把握高等教育特别是大学的未来走向提供了有益启迪。

另外在高等教育的地区分布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张振助等几位博士对高等教育如何与区域实现互动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对于丰富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促进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同步健康发展等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二)对于研究领域拓展的贡献

科学研究贵在创新,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表征在于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使学科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取得新的进展。首先,从对学科领域的拓展角度看,蓝劲松博士19941997)关于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的研究,安心博士(19941997)对高等教育质量保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6f5484e98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