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 作者:王玺 来源:《财会学习》 2018年第31期 摘要:事业单位以提供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为主要职能,不以盈利为目的,社会公益性比较强。事业单位能否正常运行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质量,而财务管理是保证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基础保障。近几年,各行业都面临着改革和调整,财政体制也不例外,随着制度改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也有所调整,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管理观念和模式不科学,专项资金管理不到位等,这些问题影响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制约着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找出症结所在并给予科学解决。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对策 事业单位基于其社会性质的特殊性,主要运用财政资金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财务管理是对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规范的主要手段之一。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可以规范财务活动,正确完成财务预算,花好国家的每一分钱,并推动单位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对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和保护国有资产安全都有重要意义。目前,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事业单位应对财务管理工作进入深入研究,并按新会计准则要求进行完善和创新制定全面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夯实会计管理基础,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做好专项资金管理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优化机构人员配置,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加强财务监督管理,切实维护财经秩序,最终达到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保证单位财务安全的目的,才能真正实现单位的长期稳定发展。 一、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 一) 财务管理观念和模式有待提高 近年来,受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影响,事业单位进行了多项改革,与之相对的,单位内部一些领导对财务管理存在误解,缺乏财务风险预警意识,为单位健康发展埋下隐患,还忽视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使财务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此外,老旧的财务管理模式无法及时唤醒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低效的进项管理也不能适应企业的迅速转变,企事业单位需要在安全、稳定的前提下,改革财务管理模式,利用信息现代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将当前移动化与智能化办公场景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 二) 单位财务资金管理混乱 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财政体制限制或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等因素影响,事业单位收支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单位收入管理混乱,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拨款,除此还有一些事业性收费、专项补助、赞助款、房租收入等,事业单位收入来自多方面,但在管理上却显得较为混乱,比如一些单位将房屋出租等经营服务性收入直接以“其他非税收入”等名义缴入非税收入专户,未按规定先申报营业税、房产税并出具普通发票后,再按“收支两条线”缴入非税收入专户,造成了漏缴营业税、房产税等税费,管理上的混乱容易产生滞留收入、漏收和小金库和现象,应该加以制止。二是会计核算不清晰,有些会计人员基础工作都做不到位,如对财务收发、培养和使用记录不齐全,造成资产流失,还有的不区分人员经费和日用公费,账上有钱就进行费用支出,不但资金使用随意,更为会计核算工作带来难度。三是对收支管理控制力度不够,有些单位没有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及分工,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收支管理工作随意化,更有甚者擅自制定收费标准,预算资金使用也是脱离预算,导致单位资金管理缺乏科学性。四是专项资金使用不当,事业单位资金使用通常由预算编制,审批到拨款,但有些单位对下拨的专项却随意挪用,做不到专钱专用,处处是钱没了,但事还没办,这种行为虽然上级单位一直在强调不能发生,但仍屡禁不止。 ( 三)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 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管理制度的辅助,但目前情况来看,还有些单位存在制度不完善或制度形同虚设的问题,一方面因为单位领导不够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是制度的制定过于形式化,缺乏实际执行力。热度的缺失导致预算管理工作不到位、资金管理工作不规范、财务风险预警不及时等,直接影响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此外,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也是降低财务管理水平的因素之一,制度的缺失,加之监督不到位,直接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二、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研究 ( 一) 更新财务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如果不能把握发展规律并做到与时俱进,在理念方法上持续创新,就很难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事业单位管理层应创新财务管理观念和认知,紧密结合实际将核算型财务、战略型财务、管控型财务、安全型财务四种不同的定位进行新诠释,用新理论为财务工作精准导航,深学笃用,扎实基础建设,把财务管理新理念落到实处。在电子商务时代,信息化带来的便利让财务管理部门轻松实现以前达不到的管理能力,互联网更是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加便捷,可以通过共享先行,打造新的财务体系,助力企业的转型创新。财务管理新模式三大关键点,即建设财务云、支持大共享,注重业财融合、实行业财一体化,强化管理会计,构建财务大数据,打造智慧财务、推动管控转变,由专控向“专控+ 服务”并行。依靠信息技术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可以快捷方便获取更多信息和数据,还可以快速实现财务部门和其它部门的有效沟通和联合办公,财务管理很容易实现高效透明化管,事业单位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必须与时代接轨,构建和改善财务管理模式。 ( 二) 加强财务资金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单位财务资金管理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强对有经营服务性收入的事业单位的纳税监管,提高事单位管理人员的依法纳税意识,合理纳税,促进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二是推进非税收入管理,各单位执收的政府非税收入应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不得隐匿、转移、截留、坐支、挪用和私分政府非税收入,并严格执行国家规定收费标准,不得擅自更改。三是加强资金支付管理,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务卡结算制度,统一账户,对资金进行跟踪管理、动态监控,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四是进一步强化专项资金管理,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做好专项资金的规划、审核和报批工作,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挪用,另外要科学核算“三公”经费及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等,将其纳入专门科目,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五是严格费用审核报销,对报销票据要验证真实性,并确保支出符合单位规定,不得虚列事项套取现金,更不得违规用白条入账。 ( 三)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加大监督力度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应涉及到收支管理、资产管理、预算管理、专项资金管理、采购管理、财务风险管理、绩效管理等方面,在制定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分析风险,建立制度,取得领导支持,征求各方意见,沟通协调,取得一致认可,只有符合实际情况需要有执行力的制度才能称之为有效效度。此外,还要加大监督力度,首先要加强财政监督检查,针对财政支出的重点项目和薄弱环节,如事业单位专项检查、政府采购检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资产管理情况、财政内部监督检查等;其次,通过内外监督形成监督合力,单位内部建立稽核和审计制度,对单位内部财务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和执行情况以进行监督检查,外部通过审计、财政等职能部门加强对单位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扎实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切实发挥监管的作用。最后,做好监督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提高单位人员法律法规意识,对不履行职责和随意触犯规章制度的部门和个人一旦查实要严肃处理,通过有效的惩罚保证制度的执行和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结束语 财务管理工作是我国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重要部分,对单位的发展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亦有促进作用,因此,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并根据实际发展要求不断做出修正和调整,以满足单位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确保财务管理作用的最大发挥,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72566d202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