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背景下幼儿节奏感培养的尝试与探究

时间:2023-01-05 02:14: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指南》背景下幼儿节奏感培养的尝试与探究

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节奏是音乐的动力和源泉,是音乐的生命。在音乐中节奏是比旋律更为基础的元素,如果脱离了节奏,音乐就会面目全非,不成其为旋律。节奏可以离开旋律存在,而旋律则不能脱离节奏。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理论也提到,节奏是音乐中最强有力的要素,与人的生命关系最为密切,人无不天生具有节奏的本能,但是需要加以诱发和培养。只有从儿童本身所具有的节奏本能出发,以听音乐配合身体运动为手段,才能唤醒儿童天生的音乐本能。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尝试运游戏化的形式激发幼儿兴趣,开展节奏活动,备受幼儿喜爱。 一、通过肢体律动参与感知稳定拍

《指南》中指出,幼儿听到音乐就会手舞足蹈,他们喜欢随着音乐做律动,稳定拍是幼儿节奏感培养的起点,体验、感受稳定的节拍律动是培养儿童节奏感的重要准备和基础;它对节奏起着基本的、内在的组织作用,建立稳定拍感是培养节奏感知觉的首要条件。在教学中首先需要调动身体律动、和乐的动作参与,才能使幼儿体验并逐渐建立稳定的拍感。 在实践中,感受稳定拍有两个基本形式,一种形式是感知无词音乐作品,另一种形式是感知配有语词的音乐作品。对幼儿而言,任何一个新的音乐作品幼儿都不能直接进行律动表现,所以借助幼儿模仿的学习特点,我们可以利用游戏化的口吻引导幼儿随着老师边听边做上肢的肢体律动来感知稳定拍。 二、运用声势帮助幼儿感知节拍

节拍是指相等的强弱交替规律,是指对音乐中拍子稳定性的感受与反应。声势是最简便的乐器,走到哪里,它就追随到哪里,自由又方便。幼儿的身体就像一个小型乐队,孩子们通过拍打身体的各个部位发出不同的声音(捻指、拍手、拍腿、踏脚等),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拍打数量及快慢的变换,一首完美的打击乐曲就这样诞生了。

幼儿喜欢在音乐的伴奏下随意拍打,这样既能激发幼儿学习节奏的兴趣,同时还便于老师从中观察幼儿的节奏感受力。孩子们非常喜欢这样的游戏,他们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表现。根据教学目标和幼儿年龄特点,教师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不同的音乐作品,通过拍不同的肢体让幼儿感知节拍。

三、借助语言节奏游戏帮助幼儿感知节奏

为节奏搭配适宜的语言(语词)更有利于幼儿对节奏的掌握。在日常生活中幼儿说的儿歌是有节奏的,说的话是有节奏的,许多经典的古诗词里都包含着许多音乐元素,如节奏、节拍、韵律等,都十分考究。《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方式是游戏化、生活化的,我们要引导幼儿探索生活中的各种节奏。在培养幼儿节奏感前,幼儿首先要能够独立、自信地伴随歌曲或歌谣表演出稳定拍,他们才能够逐渐地感知节奏。通过不断地开展节奏游戏,幼儿会逐渐地意识到,一个拍里有时有一个声音,有时有两个或更多声音。特别是如果利用和歌谣内容相关的、有趣的象声词,进行合节拍的比较,可以帮助幼儿更清楚地感觉到节奏时值的不同。

另外,我们可以将语词变换成具体形象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节奏,一个格子里面有一个蛋叫ta,一个格子里面有一个破裂的蛋叫titi。在幼儿掌握稳定拍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一个字拍一下,拍出来的节奏就是语词节奏;将幼儿分成两组同时进行演奏,这就是合奏。 四、借助故事帮助幼儿理解节奏

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由于幼儿不能感受到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时值的不同,我便给他们讲了一个《大象伯伯过生日》的故事,借助动物形象帮幼儿理解音符的快慢变化。把节


奏谱中的四分音符说成是小熊、小鸭,把八分音符说成是小兔、小狗,把简谱八分音符下面的线说成是小滑板:小兔和小狗参加大象伯伯的生日舞会快迟到了,于是他们就骑上了小滑板车,很快地来到了大象伯伯家……通过故事,孩子们很快区分出了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快慢区别。当老师在活动中出现节奏谱,请幼儿说出哪个音符拍得快、哪个拍得慢时,幼儿就很快说出来,还能讲出小滑板。通过言语的形象描述,幼儿对抽象的节奏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培养了幼儿小肌肉控制能力。

五、图形谱是帮助幼儿掌握合奏的有效途径

《指南》中指出,中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的,他们的认知是需要多种感官参与获得的。在每次音乐教学活动中我都为幼儿出示不同的节奏谱,让幼儿直观地通过节奏谱掌握相应的节奏。通过变换节奏谱不同的位置或交换节奏谱的顺序,满足音乐的需要。通过幼儿自我感知音乐,并根据音乐调换节奏谱的位置和顺序,使幼儿的音乐感受力也伴随节奏的培养得到了提升。其次,在让幼儿理解每一小节的节拍相等的时候,孩子遇到了一些困难。他们不能理解有的小节线中2个小叉子,有的小节线中4个小叉子,为什么还相等?我并没有把这些内容抽象地直接告诉他们,而是巧妙地运用了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我把每一小节线中都画了一个大小相等的生日蛋糕,请小朋友分蛋糕。分的人少,每个人的蛋糕块就大,吃起来就慢,就像拍节奏一样,拍打的速度也慢;分的人多,每人的蛋糕块就小,就会很快吃完,就像拍节奏一样,拍打的速度就越快,这样才不会超出蛋糕的大小。通过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并配合语言,幼儿在游戏中反复地感知后,如此复杂的概念也轻松地被幼儿接受了。 培养幼儿节奏感的方法还有很多,我想只要以《指南》为依据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激发幼儿兴趣,调动多种感官,引导幼儿主动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让幼儿尽情感受、表现、创造节奏活动带来的快乐,真正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情感和体验,这才是音乐教育的目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7f5d4caf0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c7.html